在新加坡無論是旅遊還是居住生活,總會遇到身體不舒服,想去看醫生的時候。這種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我們按照非緊急(門診)和緊急(急診)兩種情況說明,在新加坡應該如何看病。
(1)非緊急情況
新加坡實行分級轉診制度,以更有效地利用醫療資源。在新加坡,如果您只是普通的感冒或小病,可以先到綜合診所(Polyclinics)或家庭診所(General Practitioners Clinics)就診,這些診所類似於國內的社區門診部或者衛生中心,看病費用相對較低,普通感冒咳嗽的醫藥費用大約在30-50新幣左右。如果診所的設備不足以治療您的病情,醫生會給您一封推薦信(refer letter),幫您預約醫院的專科醫生 。
為了促使大家遵守分級診療的制定,一般只有拿到GP醫生推薦信的病人,才能在公立醫院享受到政府補貼,或者在私立醫院享受到保險報銷。當然,如果病人想要完全自費的話,完全可以自行聯繫醫院和醫生的門診,只要醫生有空檔就能直接安排看病。新加坡的醫療費用在完全自費的情況下並不便宜,所以大部分患者都是遵循分級診療的流程,不緊急的慢性病,有可能要排2-3個月的隊才能看上醫生。
如果在新加坡覺得自己身體不適,想去診所看看,通常可以直接去就近的GP診所,在診所的收診時間(registration hours)內直接就診,都會得到適當的接待。有一些診所是24小時開放的,大部分診所會在晚上5-6點關門,建議去之前先通過電話或網絡查詢下營業時間。
新加坡也有線上診療服務,通過Whitecoat或者Doctor Anywhere這類的APP可以線上看診,諮詢時可以選會說中文的醫生,需要開視頻診療,諮詢費相較於去線下診所看病會更便宜一些,在30新幣左右。如果醫生開出藥方的話可以自己前往藥房購買,也可以付費快遞,最快2小時內可以送到病人所在的地址。通常像流感,發燒,喉嚨疼,拉肚子,尿道感染,皮膚病這類的病症可以選擇在線診療,其他病症建議還是線下問診更加穩妥。
(2)緊急情況
如果病情嚴重,如高燒不退、胸痛、大出血、呼吸困難、嚴重腹痛或者骨折等,您可以直接去醫院看急診,並且可以叫救護車。
新加坡有多家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提供急診服務。公立醫院如新加坡中央醫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陳篤生醫院(Tan Tock Seng Hospital)、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竹腳婦幼醫院(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等,都有擅長的專科和特色項目。私立醫院如伊莉莎白醫院(Mount Elizabeth Hospital)、鷹閣醫院(Gleneagles Hospital)等,通常等待時間較短,但醫療費用較高 。
如果認為病人需要緊急醫療救治,可以直接撥打特定醫院(尤其是私立醫院)的救護車電話,醫院會直接派車前來,這種情況下需要收費,通常在300新幣左右。如果不限定醫院,可以撥打新加坡的急救電話995(重症急診)或1777(輕症急診),會有救護車將病人送到離病人最近的一家公立醫院,在這種情況下,經醫院核實確實屬於緊急醫療情況,出於人道主義救護車費用會有相關的減免,如果診斷為非緊急情況的,則需要收取車輛的費用。
需要注意的是,新加坡的醫療費用對於外國人可能相對較高,而相較公立醫院,新加坡私立醫院的醫療費用又高了一個層級,在沒有醫療保險和醫療津貼的情況下,上千新幣的檢驗和診療費用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如果對醫療費用敏感,建議直接前往就近的公立醫院的急診部就醫。公立醫院的急診就和中國的情況類似,大家經過分診台判斷病情以後,按病情緊急程度排隊問診即可。
作為中國遊客,如果有日常需要服用的藥品,尤其是處方藥,建議隨身攜帶自用的藥物,在新加坡購買處方藥可能比較繁瑣;日常的非處方藥在新加坡購買比較方便,隨時購買即可。
新加坡的醫院普遍接受現金和信用卡支付方式,中國的信用卡如果有Visa或者Mastercard標識通常可以在新加坡的醫院使用,其他支付方式在新加坡的醫院診所用起來就比較困難了,建議事先準備一些現金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