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場「小販美食談」今天上午在馬西嶺巷第20座小販中心舉行。三位來自該中心的攤販與主持人958DJ邱勝揚對談,分享經營小販的心得、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維持和傳承小販精神的挑戰等。
受邀分享的三位小販,分別是「興興白斬雞飯」攤主張秋健、「Shaj Food Centre」攤主莫哈末賈米爾(Mohamed Jamil)以及「Asia Ghani Jamu Selera Chicken Rice」攤主卡迪迦賽伊布拉欣(Khatijah Said Ibrahim)。
44歲的興興白斬雞飯攤位老闆張秋健,在該小販中心經營雞飯攤12年。他從小在馬西嶺一帶長大,12年前租下這個攤位售賣雞飯,起初雞飯一盤賣2塊錢,後來漲到2.5元,前年才賣到3元。
從小在這一帶長大的他,非常清楚這區的消費水平,他在受訪時表示,這個價錢非常實惠,攤位提供的飯和肉分量都很足,食客非常滿意。
九年來只漲價1角錢而該小販中心的最大特點是,因靠近長堤,有許多越堤打工族,為照顧他們的用餐需求,小販們很早就開攤,也儘量把食物維持在廉宜水平。
Shaj Food Centre售賣的是南印度的食物,包括印度煎餅(Prata)、Appon 和Thosai,攤主莫哈末賈米爾是第二代小販,他在小販中心開檔已九年,九年來只在去年漲過一次價,每樣食物漲1毛錢,現在他賣的煎餅,也只是1元2角,很便宜。
他說,這區居民多數為長者,經濟能力有限,而小販的攤位租金還可負擔得起,所以他願意自己承擔物價上漲的壓力,而沒有把成本轉移到食客身上。
Asia Ghani Jamu Selera Chicken Rice攤位賣的椰漿飯,非常特別,別人只放一尾魚,她放了三尾,還有花生和雞蛋等食材,每份只售3.5元,同樣也是經濟實惠,深受食客歡迎。
培養兒子接班談到傳承課題,Asia Ghani Jamu Selera Chicken Rice攤主卡迪迦賽伊布拉欣表示,她已是第三代小販,而她也已經培養自己的兒子接班,將這個小販生意傳承下去。至於將來是否擴大生意開設分店,她表示這取決於人手是否足夠。
莫哈末賈米爾說,做小販非常辛苦,要從事這個行業需要熱忱,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小販。他是從父親手上接過這個生意,目前經營得還不錯,雖然食物售價不高,但維持生計不是問題。但至於將來如何發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討論。
國防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扎吉哈,今天特地抽空參加這場美食談活動,也是馬西嶺與油池基層組織顧問的他在致辭時說,小販文化是新加坡一大特色,小販中心在新加坡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大家聊天聚會的場所。
參加民眾:活動讓她更了解小販除了聆聽三名小販攤主暢談經營小販美食的心得、心路歷程和面對的種種問題外,出席者也品嘗和享用這些小販們烹煮的美食。
與此同時,他們也獲得由人月牌公司贊助的雞精禮包、JiaTaste私人有限公司贈送的蝦面醬,以及由東豐金莊贈送的一枚七彩電鍍足金生肖盾。
68歲的陳九娘和老公一起前來參加活動,他們居住在三巴旺,了解到這個活動後立刻報名。陳九娘受訪時說,這個活動能讓她更了解小販,還可以品嘗美食,非常開心。
55歲的王笑楓住在海軍部,朋友向她推薦這個活動,她毅然報名參加。「可以了解小販,可以品嘗不同的美食,這活動挺有意思!」
「小販美食談」是全國商聯總會配合新加坡小販文化,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四周年慶而舉辦的一項活動,目的是要推廣本地獨特的小販文化。
第二系列「新加坡小販美食談」的贊助商為Infinite Family Fund Pte Ltd。最後一場美食談將於12月7日在獲選為「全國最受喜愛的熟食中心」實龍崗花園大道49A小販中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