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管身在何處,始終不能忘記自己的的根在哪裡!
印尼首富陳江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雖然他出生在印尼,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的後代。
家中長子,7個弟弟妹妹
17歲輟學開零配件店
1949年聖誕節,陳江和出生在印尼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祖籍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石西村。當年是為了躲避中國動亂時期的戰火才下了南洋,來印尼求生。
陳江和是家裡的長子,他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開了一家賣零配件的小店鋪維持生活。
雖然家境不富裕,但是人口可多啊!父親一口氣給陳江和又生了7個弟弟妹妹!
在陳江和17歲的時候,父親因為勞累過度病倒,作為家中的長子,陳江和不得不輟學打工支撐起這個家。
他接手了父親經營的那家零配件店鋪,店裡只有3個人,主要為當地石油公司供應零部件,面積僅十三四平方大小。
從石油公司零配件供應商
到進軍夾板產業
26歲成為億萬富翁
一年後,陳江和的時運來了。當一位客人拿著一張清單來店裡詢問價格的時候,陳江和抱著薄利多銷的想法,給客戶一個極優惠的報價。
後來成了一家石油公司的零件供應商。
1967年,年僅18歲的陳江和創立了金鷹公司,業務也從零部件零售擴大到為跨國公司修建天然氣管道。
1972年,石油危機爆發,石油價格飛漲,從每桶不到3美元一下子就飆升到13美元。金鷹業務不斷飆升,23歲的陳江和就賺了幾百萬美金,這成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後來,陳江和在赴中國台灣市場考察時,發現了新的商機,不少中國台灣工廠會從印尼進口原木,加工成合板後再返銷印尼,利潤很高。
1973年,陳江和創辦金鷹(RGM)集團,在獲得當地政府許可後,進入夾板產業,陳江和投資了1000萬美金,雇了2000多名員工。
自此,印尼也由原木輸出國轉變為一個可以帶來附加值的木業加工國。26歲的陳江和也因此成為了億萬富翁!
後來陳江和越來越成功,名聲越來越大,在印尼政府發展油棕業的鼓勵下,他迅速建立從棕櫚種植園到精鍊廠的一體化棕櫚業務。
印尼「紙業大王」
造紙業將他事業推上另一個巔峰
1979年,30歲的陳江和招集了多位種植專家,開始在印尼種植棕櫚樹,為進軍造紙業做鋪墊。在種植棕櫚樹的幾年裡,僅憑棕櫚油,陳江和就賺了10多億美金!
1988年,陳江和在印尼蘇門達臘Toba湖附近相繼建立了種植園和生產紙漿和溶解漿的工廠。
1994年,陳江和成立亞太資源集團,在印尼蘇門達臘科林奇建設種植園和漿紙廠,此後,造紙成了金鷹集團另一個旗艦業務。
45億新元收購維達國際
稱霸紙業
2023年初,金鷹集團曾以20億元收購國內高端生活用紙品牌「可心柔」。
今年3月11日,又大手筆的收購偉大。維達國際發布公告,新加坡金鷹集團旗下亞太資源集團,以每股23.5港元的價格完成對維達國際的收購,此次收購的總金額約為261億港元。(約合45億新元)。
有了亞太資源集團這個金主爸爸,再加上陳江和這個土豪老闆的加持,維達如虎添翼,還愁沒錢沒資源嗎?
而對於陳江和來說,這次收購維達可真是一步好棋。本來他的公司就已經涉足了造紙行業,現在又拿下了維達這個大品牌。以後陳江和在紙巾界可就是真正的"大佬"了,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60歲成印尼首富
身價14億美元登上福布斯
在陳江和60歲時,已經是印尼首富了。
如今的金鷹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家集林漿紙、農產品工業、特種溶解木漿與纖維素纖維以及能源開發為一體的多元化跨國工業集團,總部位於新加坡。
其生產經營遍及印尼、中國、巴西、馬來西亞、菲律賓、加拿大、西班牙,營銷網絡遍及四大洲,已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工業集團之一,在全球範圍有員工6萬餘人。
2021年4月,72歲高齡的陳江和更是以14億美元身家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141名。
2022年,陳江和家族以29億美元財富位列福布斯印尼富豪榜第18位。
2023年3月,陳江和以200億人民幣財富位列《2023家大業大酒·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100名
在中國投資總額高達1000億
為中國捐款超4億
雖然功成名就,但陳江和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陳江和在華投資總額達600億元,涵蓋紙漿和造紙、纖維素纖維、棕櫚油、清潔能源等多個行業。
他在西藏、新疆、青海等貧困地區捐建23所僑心小學,非典、雪災、洪災及地震等災難發生時提供緊急援助。抗擊非典、北京奧運會、一帶一路建設等活動背後都有著陳江和的支持。汶川地震更是向災區捐款。
迄今為止,陳江和已經連續27年向中國捐款超過四億,在所有華人富商中,是對中國捐款最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