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邊攔德士或在德士站乖乖候車的人,應該都曾遇過這樣的情況:
路上明明有許多空車,但德士上方都亮著「Change Shift」(換班)的字眼。
好不容易攔下一輛德士,司機卻因為目的地不順路,而拒絕載客。
這個時候,相信多數乘客只能自嘆倒霉,然後繼續嘗試攔車,或改用電召德士。
當然也有少數乘客因不滿被拒載,與司機起口角,甚至大打出手。
換班時間可自行決定 但司機都看中同個時段
根據陸路交通管理局的條例,除非是換班時間,德士司機不能在沒有合理原因的情況下拒絕載客。
不過,相信許多蟻粉跟紅螞蟻有同樣的疑問:
為什麼德士司機偏要選在傍晚5點到7點,即多數員工下班的尖峰時段換班?
這就要從德士司機與德士公司之間的關係說起了。
設計對白:「你要去碧山?對不起,不順路。」(聯合早報)
德士司機向德士公司租車後,可以選擇獨自運作,並自由選擇開車時段。
但這種「單班制」的運作模式駕駛時間較長,成本也較高,租金和添油費全由德士司機一人承擔。
因此,多數的德士司機會分租給多一名替班司機(relief driver),這樣一來每人只需開車12小時,租金和添油費也由兩人平分。
49歲的替班司機James Quak日前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說,換班時間是自由靈活的,可由德士司機和替班司機自行決定。
不過,多數司機都選擇從清晨5點開到傍晚5點,或清晨6點開到傍晚6點,因為那是載客的「黃金時段」。
「只有乘客想下班嗎?司機也想要下班啊!」
「哪個司機會想要凌晨3點開工,下午3點收工?這兩個時間很難載到乘客。」
若德士司機堅持將換班時間定在下午3點,恐怕也很難找到願意合作的替班司機。
想在路邊攔德士,最好避開傍晚5點到7點的繁忙時段。(新明日報)
James Quak坦言,隨著私召車平台興起,替班司機也越來越少。有的做不到一個星期就不做了,反而加重德士司機的負擔。
新加坡不缺德士 只缺替班司機
截至去年底,在新加坡活躍載客的德士司機約有2萬人,比冠病疫情前少了約9000人。
據全國德士師傅協會和全國私人計程車司機協會顧問楊涴凌觀察,司機短缺的部分主要來自替班司機。
她指出,多數替班司機白天有自己的正職,只能在傍晚下班後才開德士。
「如果有多一些替班司機,在換班時間的安排上或許就能比較靈活。」
62歲的替班司機吳先生告訴《海峽時報》,由於他白天的工作一般要晚上7點才下班,他只能從晚上8點開德士到隔天早上。
這也讓與他搭檔的早班司機避開了清晨5點趕著換班的問題。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也跟早班司機分工合作:他負責添油和維修,我負責洗車。」
在一般情況下,德士司機在換班前,通常要花至少一小時清理車子和添滿車油。
為了避免遲到,他們在換班前的一個多小時,就會在德士上方亮燈,列明交接地點。
乘客最怕看到的字眼。(海峽時報)
司機在換班前,一般也不願到機場載客,以免乘客要去的地方離交接地點太遠。
總不能要司機載你去裕廊,再空車回去淡濱尼換班交車吧?
不過,要在前往交接地點的途中,沿途找到順路的乘客,也不是每天都能那麼「幸運」?
尋找適合的「搭檔」並非易事
事實上,越來越多德士司機選擇「兩班制」,也是為了應付日益高漲的租金,以及滿足陸交局設定的服務標準。
目前,德士司機就像德士公司的「承包商」,除了要為租金和各種開銷煩惱,還要為了讓自己有足夠時間休息而找人替班。
每家德士公司各自擬定租車合約,陸交局也沒有統一的做法或指導準則。
德士司機換班前,通常要花至少一小時清理車子和添滿車油。(海峽時報)
替班司機James Quak透露,一輛德士的日租為120新元,司機平均每天要開上五小時才能「回本」。
針對這點,康福德高(ComfortDelGro)受詢時說,公司正努力通過租金回扣等方式吸引更多司機,並積極為新司機與替班司機配對,好讓他們一同分擔租金。
不過,一些司機也對「兩班制」有特定要求,例如與自己住得近的司機配對,方便換班交車。
這無形中增加了配對的難度。住在偏遠地區的司機,往往要等上好一段時間,才找到適合的「搭檔」。
全國德士師傅協會前顧問洪鼎基也曾在國會上建議:
讓考到德士執照的新手司機當至少一年的替班司機,一來可以吸取經驗,二來也能緩解路上德士短缺的問題。
乘客變多了,司機卻變少了?(聯合早報)
誠然,繁忙時段德士供需失衡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的。要對症下藥,或許得從根本上探討德士公司的商業運作模式。
德士公司不能只顧著靠出租德士來賺取租金,更應該照顧德士司機的利益,負起應付民眾出行需求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