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二戰時避難的舊店屋 修復後仍保留昔日的印跡

2024-11-28

修復前(左,攝於2014年)以及修復後的茂德路75號。(聯合早報 / Clifton Partners)

作者 許耀泉

大家還在為建國總理李光耀故居歐思禮路38號的去留討論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另一座跟李光耀大有淵源的舊建築正悄悄地進行修復。

修復工作低調地進行著,似乎與這座舊店屋的歷史暗合,因為它就是茂德路(Maude Road)75號,1942年日據時期,李光耀躲避了兩晚後順利通過日軍大檢證的車仔館也就在那裡。

如李光耀的弟弟李祥耀所說,若不是他們家當年的人力車夫高長古幫助李光耀在那裡逗留久些,新加坡的歷史或許就永遠改變了,茂德路75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時隔近80年,這座建於1925年的舊店屋已經獲得修復,但裡頭仍保留了歷史的痕跡,與翻新過的部分相輝映。

保留歷史印跡

二戰後,茂德路75號一度改作商業用途,門面改為一道鐵拉門,該區的建築到了1991年10月25日才獲得保留。

茂德路75號修復工作由建築古蹟修復與研究顧問公司Studio Lapis的創辦人之一何永軒領導。由於業主要求保留前住戶所留下的痕跡,何永軒採取了稍微不同的做法,保留店屋裡一部分「經歷時間磨損的歷史脈絡」。

他告訴《商業時報》: 「換句話說,為了保留時間所留下的印記,(店屋)不是一切都煥然一新,完全經過整修。」

多年以來,店屋內部經過多次翻修,但還是能在第三樓找到不少昔日的蹤影。

何永軒指出,三樓的壁龕式陽台便是一個有意義的設計元素,它是住客消磨時光的空間,反映了對於更美好生活的嚮往。

陽台原有的三扇門在修復前(左)有兩扇被封了起來,裝上冷氣機,修復後回復原有的設計。(Studio Lapis Conservation / Clifton Partners)

陽台內部還有一堵貼滿了報紙的牆壁。何永軒指出,當年車仔館的住戶都不識字,但牆壁上出現報紙還是有其原因的:

「有人認為,住戶在牆上貼報紙,是為了給牆壁降溫,如同在控制房內的濕度。」

店屋三樓的部分牆壁安裝了玻璃,以保留當年住戶貼在牆上的報紙、一層層的油漆、石膏,以及曝露的磚塊。(商業時報)

牆上殘留的1935年報紙。(商業時報)

施工期間,工作人員還在一樓入口處附近一層厚厚的水泥砂漿底下,發現紅色的水泥地磚。 工作人員將帶有花紋的地磚仔細取出,並在施工完畢後將其重新安置。

工作人員將原本埋藏在水泥砂漿下的地磚(左)取出,施工完畢後再重新安置(右)。(Studio Lapis Conservation / 商業時報)

原本砌在廁所和廚房外牆的通風磚也作為裝飾品獲得保留,原有的木質地板和托梁也重新打磨、塗上新的一層清漆,煥然一新。

昔日的通風磚,成了今日的復古裝飾。(商業時報)

經修復的木質地板。照片右上角也看得到部分磚牆。(Clifton Partners)

這個修復項目耗資300萬新元,經過大約三年才完成。

何永軒表示,最大的挑戰,就是在全面和部分修復之間取得平衡,畢竟這座店屋還會出租,租戶未必會欣賞帶有「時光印跡」的部分。

據《商業時報》報道,這座店屋的一樓和二樓適合餐飲業者租用,三樓及以上的空間則適合用作辦公室或健身房,當局也正在製造一個紀念標記,記載茂德路75號的歷史。


相关文章

  • 真實記錄,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過程!要向執行官說「謝謝」
  • 新加坡兩大剩飯盲盒App全攻略🤤便宜價買星級酒店自助剩菜➕麵包蛋糕驚喜袋,薅羊毛順便杜絕浪費!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權力魔方轉動!黃循財新內閣暗藏三大玄機:雙副相制、65後全面接班、新生代閃電入閣!
  • 2025新加坡公司註冊全攻略:中國企業出海第一站怎麼選對、走穩?
  • 科普 持工作準證入境新加坡,還需要提交健康申報嗎?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新加坡公司稅務戰略全攻略:打造全球競爭力,築牢雙徵稅風險「防護牆」
  • 新加坡公司不運營了記得註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