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理事會2022年在咖啡店發起鄰里公廁保潔推動小組十點計劃,今年9月則開始同公共運輸業者新捷運合作,在實龍崗和淡濱尼巴士轉換站、地鐵濱海市區線的麥波申和芽籠峇魯站,以及東北線後港站推出鄰里公廁保潔推動小組(Neighbourhood Toilets Community Group)試點計劃。
在計劃下,多名志願者每周定期會到轉換站和地鐵站檢查公廁衛生情況,以確保公廁在清潔、功能、垃圾管理和設施等方面都維持在高水平。
為了感謝這些志願者過去三個月來的付出,理事會今天(4日)在實龍崗巴士轉換站舉辦頒獎儀式,向六名志願者頒發證書,而其中三人到場領取了證書。
除了表揚志願者以外,理事會也頒發證書給新捷運、新捷運巴士業務、地鐵濱海市區線和東北線代表,感謝這些企業夥伴參與計劃。
37歲的實龍崗巴士轉換站志願者Khaing Saw Wai住在實龍崗4道,她告訴《8視界新聞網》,剛加入計劃時注意到轉換站的公廁衛生欠佳,地上不時會有被丟棄的衛生紙和骯髒的衛生棉,而且還有股惡臭。
「那時的衛生情況很差,有時臭到讓我想吐。」
過去三個月,Khaing Saw Wai每周都會到實龍崗巴士轉換站公廁檢查三次。她會根據鄰里公廁保潔推動小組提供的檢查表格,針對不同方面,如公廁是否有異味、牆壁是否有灰塵,以及馬桶、水龍頭和烘乾機等設施功能進行檢查後打勾。
每次完成檢查後,她就會通知轉換站負責人,負責人則會立即聽取建議做出改善。
她表示,經過過去三個月的努力,如今的實龍崗巴士轉換站公廁的衛生情況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實龍崗巴士轉換站主任蘇維德受訪時說,轉換站一直以來都有自己的檢查流程,但多了鄰里公廁保潔推動小組志願者的加入後,好比多了一雙眼睛幫忙檢查,大大地提升了轉換站公廁的衛生。
「她檢查完之後就會把結果發到群組裡,我就會馬上通知清潔人員去改善或解決問題,提高了我們公廁的素質。」
他舉例,由於實龍崗巴士轉換站人流量很高,起初公廁的臭味很重,但聽取了志願者的建議後,他縮短了公廁內的清新劑的噴發次數,儘可能解決這方面遇到的問題。
「我們這裡有很多巴士車長使用公廁,他們都反映說衛生情況提升了,他們用了也很開心。」
公共衛生理事會過去兩個星期也針對這項計劃在四個交通樞紐向200名公眾展開問卷調查,百分之百的受訪者對都對公廁的清潔程度表示滿意,並且有意繼續使用這些設施。
公共衛生理事會接下來還計劃將鄰里公廁保潔推動小組計劃推廣到更多巴士轉換站、地鐵站和咖啡店,以改善更多公廁的衛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