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马来族妇女出门买菜也会穿卡峇雅。(Roots.sg)
制作精美的刺绣,就像用针线来绘画。对经验丰富的裁缝来说,一件娘惹卡峇雅需要至少一到两个月才能完成。
拥有近20年经验的娘惹刺绣工匠杨福来(53岁),至今仍坚持以脚踩手动的传统针车缝制卡峇雅刺绣,这门手艺在新加坡已经很少见。
“比起电动缝纫机,旧式的脚踩针车缝制速度较慢,但由于过程是靠裁缝用手控制,可以缝制出更细腻的刺绣图案。希望接下来能吸引更多人学习和传承这门手艺。”
杨福来仍坚持以脚踩手动的传统针车缝制卡峇雅刺绣。(海峡时报)
著名娘惹珠绣达人黄俊荣(44岁)也告诉亚洲新闻台,他在设计卡峇雅时,尽可能在不失传统精髓的情况下大胆改良。
他所设计的无袖和露背卡峇雅,摩登又不失娘惹传统韵味。
黄俊荣说,有顾客因没穿过正式的卡峇雅,或认为卡峇雅的颜色和设计难以驾驭,而希望他帮忙定做特别的卡峇雅款式,以便融入日常穿搭。
“如果过于坚持传统,无法让人们产生共鸣,就不会有人想再穿它了,所以我们必须灵活变通。”
黄俊荣(右)会帮顾客定做特别的卡峇雅款式,以便融入日常穿搭。(海峡时报)
对红蚂蚁来说,卡峇雅的婀娜多姿,犹如把传统穿在身上,再赋予传统新生命,绝对可媲美中国旗袍、日本和服以及韩服等等。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目前正在筹备另一项申遗提名,准备在明年3月将妆艺大游行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结果最早将在2026年底出炉。
蚁粉觉得新加坡接下来应该提名什么呢?七月歌台、捞鱼生,还是胡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