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买二手组屋,两个PR结婚搭伙过日子:婚后各玩各的?

2024-12-08     缘分     8512

众所周知,外国人在新加坡只能买公寓,不能买物美价廉的组屋。

然而这几年新加坡房价暴涨,一般人可付不起100多万新币一套的公寓。可买组屋又必须要夫妻至少1人是公民,或者2人都是PR才行。

近日,有爆料:为了在新加坡买组屋,他决定和PR同事结婚搭伙过日子......

为买二手组屋,两个PR结婚搭伙过日子:婚后各玩各的?

为买二手组屋两个PR结婚搭伙过日子,婚后各玩各的

最近,采访了朋友小凯(化名),他自己是PR,为了买组屋,6年前和一名同为PR的女同事结了婚。

小凯表示,当初他和女同事都觉得一直在新加坡租房子不是个事,这就相当于帮屋主还房贷,每个月要付1000多新币的房租,到头来房子也不是自己的。

然而一个PR只能买公寓,却不能买组屋,但公寓太贵了,一般人负担不起。

为买二手组屋,两个PR结婚搭伙过日子:婚后各玩各的?

所以小凯和女同事商量下,决定注册结婚,之后买二手组屋,房贷和首付两人各付一半。房子上写的也是两个人的名字。

其实原本两人都不打算结婚的,然而双方国内的父母催得紧,再加上结婚后还能有自己的组屋,小凯和女同事也就都同意了。

为买二手组屋,两个PR结婚搭伙过日子:婚后各玩各的?

小凯坦言,自己和对方只是搭伙过日子。婚后夫妻双方各玩各的,除了住在一起以外(分房睡),两人互不干涉。不过两人一致同意,不能带陌生人回家过夜。小凯称这种关系为“开放式婚姻”。

但毕竟在一起住了6年,之前还做了那么久的同事,2人还是有一定感情的。至少在双方父母那里,都介绍彼此为老公/老婆。其实,新加坡还是有很多这种关系的,基本上只是搭伙过日子。

为买二手组屋,两个PR结婚搭伙过日子:婚后各玩各的?

老乡聚会相识倍感寂寞的两个人,搬到了一起

有些是“开放式婚姻”,有些却觉得海外太寂寞,所以搭伙过日子。

来自中国北方的徐先生几年前独自来新加坡务工,把自己的妻子和刚上小学的儿子留在国内。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很无聊于是徐先生进了一个老乡群,大家在群里分享在新加坡的喜怒哀乐,偶尔群主还会组织线下聚会。

正是在徐先生第一次参加老乡聚会的时候,认识了同样在新加坡打工的小吴,得知婚后小吴的丈夫去日本打工了,小吴为了多赚点钱本来也想去,但是去日本打工面试没通过,最后在中介的建议下来了新加坡。

为买二手组屋,两个PR结婚搭伙过日子:婚后各玩各的?

徐先生和小吴双方各自有家庭,但是却都独身一人在新加坡努力打拼,惺惺相惜的两个人开始了频繁的联系,是徐先生先捅破了窗户纸,表示想跟小吴搬到一起住,两人口头签下“君子协定”,任何一方回归家庭,这段关系就终结……

为买二手组屋,两个PR结婚搭伙过日子:婚后各玩各的?

“搭伙夫妻”各种因素催生的不道德关系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搭伙夫妻”在新加坡滋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在新加坡花销确实比较高,很多打工的人觉得搭伙可以与对方共同分担租房和饭费,减少生活开支;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已婚男女来说,离开家庭独自一人来新务工,刚到时,肯定是不适应,加上生活工作压力,将一个人的空虚寂寞放大,这时情感上的趁虚而入似乎就变得简单...…

总结

针对此事,各位有什么看法呢?你认同这种“搭伙过日子”的关系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