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列「國際客工日」地鐵概念列車,通過萊德斯馬(左起)、海珊和巴希爾等人的故事,讓當地公眾進一步理解客工的生活。(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新加坡首列「國際客工日」地鐵概念列車正式發車,車廂內展示4名客工和外籍幫傭的故事,鼓勵當地公眾向這些為新加坡發展付出的勞動者表達謝意。
《聯合早報》報道,配合12月18日的國際客工日,新加坡人力部轄下的保障、關懷與接觸小組,以及社會企業Holdinghands Studio和公共運輸業者SMRT合作,推出當地首個以客工為主題的概念列車。
列車的6節車廂,以獨特的設計向當地客工緻敬。
每節車廂內張貼著4名客工和幫傭的照片,展示他們的興趣愛好,同時以多種語言書寫了「謝謝您」的暖心語句。
車廂地板則印有「開展友好對話」、「微笑致謝」等英文短語,鼓勵當地公眾對客工的貢獻表達謝意。
概念列車從12月9日至22日,在當地南北線和東西線交替運行,預計兩周內有超過20萬名地鐵乘客有機會「遇見」這4名客工。
該4名客工是:熱愛足球的孟加拉清潔工海珊(27歲)、喜歡釣魚的孟加拉電工巴希爾(38歲)、徒步愛好者菲律賓幫傭萊德斯馬(44歲)、崇尚環保時裝設計的印尼幫傭里尼(39歲)。
4人都參加了新加坡人力部今年8月舉行的客工攝影比賽,並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