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力部(MOM)近日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勞動市場報告》顯示,新加坡勞動力市場在今年第三季度繼續擴張,居民就業率出現反彈。本地就業增長4000人。外籍就業人數則增加18200人。儘管全球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外向型行業就業表現尤為亮眼,為整體就業市場復甦提供了重要支撐。
根據報告數據,今年第三季度,新加坡總就業人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幫傭)環比增加約22300人,其中居民就業人數的增長是主要貢獻力量。得益於新加坡政府推動的高技能崗位培訓和勞動力再分配政策,多個外向型行業的就業需求呈現穩步上升,包括金融服務、信息通信技術和製造業等。
與此同時,失業率在第三季度略有下降。經季節調整後的總體失業率為1.9%、居民2.6%、公民失業率則是2.7%。與前個季度相比,分別下滑0.1、0.2和0.3個百分點。這表明儘管部分行業依然面臨不確定性和壓力,新加坡勞動力市場整體仍在逐步改善。
圖源:iStock
作為開放型經濟體,新加坡的外向型行業對國家經濟發展和勞動力市場表現具有重要影響。在第三季度,這些行業的就業需求出現顯著增長。其中,信息通信技術行業吸引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主要得益於全球對數字化轉型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新加坡政府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投資與支持政策。金融服務行業也表現搶眼,因區域內金融活動日益活躍,推動了對專業服務和技術支持的強勁需求。
製造業在第三季度的表現也值得關注。儘管全球製造業復甦仍顯緩慢,新加坡的製造業特別是半導體和高端設備製造領域受益於區域供應鏈的恢復和技術創新帶來的需求提升,就業人數出現一定增長。
同時,服務行業的恢復也對整體就業擴張起到積極作用。隨著國際旅行和旅遊活動的逐步恢復,酒店、餐飲及旅遊相關服務業的就業需求有所回升。這不僅有助於吸引更多居民參與就業,也為非居民勞動力的回流創造了空間。
新加坡勞動力市場的擴張,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近年來,新加坡通過一系列主動就業政策,積極幫助居民提升技能,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包括「技能創前程計劃」(SkillsFuture)在內的多項培訓和教育項目,幫助勞動者在信息技術、金融等高需求領域找到就業機會。此外,針對中小企業和關鍵行業的財政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些行業的崗位增長。
與此同時,全球市場需求的變化也為新加坡的外向型行業提供了更多機遇。儘管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但部分行業的技術驅動型需求依然強勁。新加坡作為亞太地區的金融和技術中心,具備搶占這些市場機遇的優勢,勞動力市場的快速調整能力在此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儘管新加坡勞動力市場的擴張趨勢令人鼓舞,但未來仍面臨一些潛在挑戰。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仍然是主要風險之一,包括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主要經濟體增長放緩等因素,可能對新加坡的出口和外向型行業造成影響。此外,部分行業仍存在結構性勞動力短缺問題,特別是在需要高度專業技能的崗位上,企業普遍面臨招工難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工智慧、自動化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勞動力市場對技能結構的要求將繼續變化。這既是推動就業結構調整的動力,也可能導致短期內部分勞動者難以跟上市場需求的步伐。
新加坡人力部表示:「政府將繼續大力投資,使他們能夠在持續的經濟轉型和普遍的全球不確定性中保持強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