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新加坡具備進一步放寬疫情管控的條件
據《海峽時報》報道,由於新加坡的疫苗效力和接種覆蓋率都領先不少國家,而且醫療資源維護良好,沒有出現擠兌危險,因此,有些專家認為,可以適當放鬆冠病管制條例,嘗試恢復疫前的一些生活狀態。但也有專家認為言之過早。
新加坡國立大學傳染病學家David Allen認為,由於疫苗接種率高,而且社區還存著限制措施,密克戎波在新加坡會以較為平緩的波形出現,不會出現極端高峰。
傳染病建模專家古阿烈認為,目前的不少限制措施可以取消,比如廁所洗手盆的間隔使用。
新加坡國立大學專家許勵揚指出,從丹麥、挪威、英國的經驗判斷,奧密克戎波會出現很高的確診人數,但重症率和病死率不高,尤其是已經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和加強針接種的民眾。
(新加坡國立大學專家許勵揚教授,圖源:國大)
2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冠病-19技術負責人Maria Van Kerkhove建議各國採取保守政策,不要放任境內人民舉辦或參加可能增加病毒傳播的活動。因為世衛認為各國的疫苗覆蓋率不高,過早開放很危險。
許勵揚認為,世界衛生組織的這個建議對新加坡並不適用,因為新加坡已有共識,不會忽然全面開放。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說,新加坡疫苗接種率很高,醫療資源維護良好,可以進一步開放,進一步邁向共存。
專家普遍認為,新加坡完全可以進一步開放,例如取消戶外聚會人數限制,甚至取消戶外佩戴口罩的要求。
張毅穎建議,進一步開放VTL入境旅客名額,並放寬目前堂食五人的限制。他也認為,沒必要繼續控制公園設施的使用,如BBQ燒烤台。
杜克國大醫學院專家黃英勇認為,高接種率加上較低的病毒毒性,給了新加坡一個很好的邁向共存的機會。
專家們認為目前新加坡疫苗接種率很高,近六成民眾已接種加強針,應該趁疫苗效率和抗體都存在比較高的水平的現在,進一步開放。現在開放的好處是,許多民眾體內的抗體還相當的高,即便感染,絕大多數仍然是輕症或是無症狀。
如果等疫苗和加強針效力減退,抗體減弱之後,再來開放,到時出現的奧密克戎病例會比現在就開放要多得多。
(新加坡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
新加坡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則認為還有少數人群未被疫苗覆蓋,例如幼童和身患疾病無法接種的人群。若是全面開放,這些人將面臨很大的風險。
傳染病學教授戴爾認為應當保守一些,以免給醫療機構帶來壓力。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