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洞察】學歷與技能水平越高,工資越多!新加坡職場做到了

2024-12-14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最新報告指出,在新加坡提升教育水平能夠使就業者的工資增長超過30%,而技能提升則能帶來大約13%的工資增長。與其他OECD國家相似,在新加坡,計算能力較強的個人通常會有更好的就業前景,即使學歷相同,技能水平的差異也會對薪資和就業結果產生影響。

根據OECD進行的國際成人技能評估(PIAAC),技能水平較高的個人往往擁有更高的學歷,而且那些對技能要求較高的職位通常薪資也更為豐厚,特別是在計算能力方面,能力越強,獲得的薪資和福利也越優厚。

新加坡因學歷差異導致的薪資差距明顯加大

在新加坡,計算能力每提升一個標準差,失業風險就會降低1個百分點,薪資則增加13%;而學歷每提升一個標準差,薪資增長可達36%。報告還顯示,在所有參與調查的OECD經濟體中,新加坡和美國在高低技能員工薪資差距方面位列前茅,高技能員工每小時的收入可以比低技能員工多出超過20美元(約26.79新元)。

新加坡社科大學應用研究中心主任陳奕光副教授指出,儘管與上次調查相比,教育和技能對薪資差異的影響有所減弱,但在新加坡,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仍然超過其他參與調查的國家,這一現象值得進一步探討。

報告顯示,新加坡大約有14%的員工學歷高於當前工作要求,而8%的員工學歷不足,這兩個比例都低於OECD的平均水平,分別為23%和9%。有9%的員工認為自己的技能不符合工作要求,其中50%認為需要提升電腦和軟體技能,41%認為需要加強溝通和展示能力。此外,有36%的員工認為自己的專業與工作不匹配,即他們的最高學歷與所從事的工作不相關。

新加坡人群因學歷過高造成收入損失平均最高

報告還指出,在OECD成員國中,學歷過高導致的收入損失平均為12%,而在新加坡,這一損失高達20%,位居所有參與調查的OECD經濟體之首。陳奕光副教授認為,儘管新加坡專業與工作不匹配的比例低於OECD平均水平,與日本和韓國相比並不算嚴重,但與人口規模相當的芬蘭相比,新加坡的36%比率則值得關注。

儘管報告認為新加坡的專業與工作不匹配情況不算嚴重,但學歷過高的員工面臨的收入損失卻是最高的,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或惡化,將對當地勞動力的健康問題構成關注。

精深技能發展局與勞動力發展局策劃組副局長包佳玉表示,當局將繼續推行和支持政策,幫助員工不斷提升技能。她強調,當局將與僱主和企業緊密合作,幫助員工提升他們的工作崗位,並與行業夥伴共同努力,促進員工的技能發展和職場學習。


相关文章

  • 空氣中有蛋味會過敏,曬太陽也中招? 過敏源無奇不有
  • 每年400+起!新加坡0~2歲幼兒頻頻被燙傷,原因竟是……
  • 柔新特區≠第二個深圳!華人企業搶占東協橋頭堡的攻守道
  • 美資 600 億撤資風暴!新加坡製造業能否守住「亞洲工廠」命脈?
  • 【新加坡創業指南|年度申報(下)】:外國公司在新合規運營的豁免、註冊與登記冊管理
  • 新加坡圖書館神秘升級:Book Bug讀書集卡獎品來啦!
  • 在新加坡做花藝,養得活自己嗎?切爾西花展金獎得主直呼:花材貴到懷疑人生!
  • 以藝術的距離感介入並表達——畫家巫思遠
  • 2025年8月上線!從新山坐火車去吉隆坡!—新馬旅行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