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歌手Charli XCX。(路透社)
这显然是对传统女性刻板形象的一种反叛,但对一众年轻女粉丝来说,也意味着她们可以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来生活。
《柯林斯字典》(Collins Dictionary)也解释了“Brat”获选为年度词汇的原因:
“Brat不仅是一张极为成功的专辑,更成为一种在全球引起共鸣的文化现象。‘Brat Summer’已成为一种人人向往的美感及生活方式。”
说是“全球文化现象”,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它的影响力甚至延伸到社会和政治领域。
酷娃恰莉今年7月在X社媒平台上公开支持美国总统候选人哈里斯(Kamala Harris)时,只是写了短短一句:
“kamala IS brat.”(哈里斯是brat)
Tweet URL
https://twitter.com/charli_xcx/statuses/1815182384066707861
没想到,哈里斯的竞选团队竟“打铁趁热”,推出一系打印有哈里斯图像、但带有“Brat风格”的周边商品,亲民的形象成功吸引了一票年轻支持者。
被贴上“Brat”标签后,哈里斯的作风似乎更为大胆,辩论时的言辞也更为犀利。
这样的竞选策略,你看过吗?(路透社)
不过,哈里斯最终还是败给了特朗普。
真不知道“Brat”到底是帮了她,还是害了她?
Manifest(显化)
词义:通过想像自己已经实现了某个目标,愿望就更有可能成真。
(剑桥字典网站截图)
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对未来越发感到迷茫和焦虑。
努力工作不一定会带来理想的结果,“躺平”也无法缓解内心的不安。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需求,“Manifest”一词在社媒、新闻和日常生活中也更常出现。
据《剑桥字典》(Cambridge Dictionary)统计,“Manifest”今年的搜索量激增至13万次。
Manifest的原意是“显而易见”或“用行动表现出来”,如今衍生出“秉持信念,愿望就能实现”的正面含义。
今年也有不少名人提到自己是通过“显化”取得成功,包括美国“体操女王”拜尔斯(Simone Biles)。
美国“体操女王”Simone Biles。(路透社)
英国女歌手杜娃黎波(Dua Lipa)也在世界最大的音乐节舞台上坦言:
“我每次写歌,都会想像在音乐节上表演这首歌的样子。我一直许愿,一直祈祷它会实现。”
“对我来说,显化非常重要。我相信只要朝着目标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冠病疫情期间,“显化”也在社媒平台TikTok上引起一股风潮。
甚至有网民发明了“3-6-9显现法”:早上写下愿望三次,下午写六次,睡前写九次。
Video Url
不过,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范德林登(Sander van der Linden)提醒,正面思考和努力实现目标固然是好事,但千万别以为单靠想像就能改变一切。
“将财富、权力和爱情‘显化’的做法,不仅缺乏科学根据,还可能造成不切实际的期待和失望。”
没错,实现任何梦想都需要清楚的规划和具体的行动,不能靠想像,也没有捷径。
大家一起继续努力,以满满的正能量迎接2025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