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埠以來,牛車水就是新加坡的華人聚集地,也一直是本地書店的一級戰區。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新加坡是東南亞的華文重鎮之一。
牛車水(俗稱大坡)書店雲集。據1941年的調查,當時獅城的華文書店有21家,據點都在牛車水附近,包括著名的大書店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與世界書局等。
今天的牛車水及周邊的書店風景,早不如過去靚麗,但依舊是新加坡中英文獨立書店密度最高的地區。經過修復和重塑,這個傳統華人老區被列為歷史保留區,變得更為時髦和遊客化。
牛車水地理位置便利,加上老區的獨特氣息,一再吸引本地書店業者落戶於此。
除了服務本地書友,這些書店也同時吸引遊客,為書店增加客源,因此不少書店的選書聚焦本土和亞洲。
愛書人之間流傳著一則殘酷的笑話,如果你想別人破產,就建議他去開書店。新加坡租金和人力成本高,一直是本地獨立書店業者永遠的痛,因此在新加坡經營書店,自然要善用空間以增加收入,比如開設附屬咖啡館,舉辦各種活動和講座吸引客人。
書店集中於一地,獨立書店也能抱團取暖,對於書友來說,更是方便。遊客到牛車水的,除了走走街嘗嘗美食看看風景,也能逛逛書店,帶走一本新加坡出版的書籍。通過本地作家的視角,你將對新加坡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和體會。
草根書室
如果開書店也是你的夢想,或許草根書室就是你理想中的書店模樣。燈光、擺書和背景音樂都是令人愜意的。眼前書頁里藏著精彩的未知世界,附屬的咖啡館躲在後面,但你能聞到咖啡和麵包的香氣。
由已故知名本地作家英培安所創建的書店,後來讓愛書人林仁余、林永心和林韋地接手,也不知不覺走過了10年。
不斷順應時代的改變,10年里這家獨立小書店不止為本地讀者帶來中港台新馬的優質書籍,除了舉辦講座和新書發布會,草根也是最早在店裡辦展覽的中文書店,這期間正在舉辦香港《蛋志》迷你書作品展,希望給讀者帶來更多元化的逛店體驗。
在中文閱讀人口萎縮的新加坡,草根也開始販售英文書籍,選書聚集本地題材。畢竟新加坡人精通雙語,而書店的撮合,讓我們能聽見彼此不同的聲音及訴求。
在擺書方面,草根也下足心思。每一個小書桌,自成主題,其中一桌擺上了韓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作品,精品和文創區也擺設了相關的書籍。
人們逛實體書店,就是為了收穫驚喜。店裡也擺售中國年輕人所設計的獨立出版物,採用獨特的紙張和裝訂等,讓一本書有更多元的「讀法「。
店長推薦本地社會學家張優遠的《不平等的樣貌》,這本書讓你一窺風光亮麗的新加坡,在底層苦苦掙扎的新加坡人的故事。書寫,不就是為了讓人看見所看不見的。
地址:25 Bukit Pasoh Rd, Singapore 089839
網址:www.instagram.com/grassrootsbookroom
未完成書店
踏入未完成書店,就能夠感受到這家店的未完成。正如閱讀的旅程,掩卷後,才會對現在或未來產生當時無法預料的影響。未完成書店位於戰前店屋二樓,裝修極簡,大部分的空間讓位給讀者讀書。周末時,書店裡經常坐滿看書的人。
老闆吳迪說:我就是想要營造讓人讀書的氛圍。書架上貼滿了讀者們手寫的感想,除了書,這些紙片也能構成意外的閱讀。書架的紙條大方地提醒書友:所有書籍,可以拆封,可以不買,店內閱讀。
店裡書不算多,但選品更為集中,以文學、歷史和哲學為主。老闆以個人閱讀趣味選書,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大家,這是愛書人樂在其中的事。
來自中國瀋陽,在本地求學成家的吳迪,自小就喜歡閱讀。半年前開這家書店時,他並沒好好思考盈利模式。「先做了再說吧。在做的過程中,就會有想法了。」這也頗符合未完成的調性。
除了賣書,他現在開通了收費會員制,會員可以把書借回家,同時舉辦各種活動,包括品酒和電影賞析,並且還打算加強文創部分,和本地創意人開快閃店等。
老闆向大家推薦一部經典旅遊文學《在路上》。只要在路上,一切就未完成,才有可能和續篇。
地址:233A New Bridge Rd, Singapore 059441
網址:www.instagram.com/2eightytwo
童言童語
採訪童言童語書店時,讓店長推薦一本書。她指著書架上的《小王子》。這是書店獲得聖修伯理基金會獨家授權出版的一本兒童繪本。故事是大家所熟悉的,但作畫的孩子是特需兒童劉英傑。笨拙但動人的筆觸,讓這個百讀不厭的故事,有了全新的讀法。在閱讀的世界裡,讓我們得以探索肉眼看不見的東西。
童言童語主打童書,室內裝潢像孩童們的遊樂場。除了販售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讀物之外,還設有一個工作空間,讓小朋友發揮創意,製作手工書和卡片等,把閱讀變成一件好玩的事情。
其中一角落還有打卡點,經常會根據主題布置。聖誕節將近,在這個神秘的兔子洞裡就能感受到濃厚的佳節氣息。書店裡也擺滿了本地文創產品,讓愛書人也能一窺本地人的創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是推廣語文教學的百力果所創辦的兒童書店,百力果每年都會舉辦兒童繪本比賽,並免費為得獎的孩子出版童書,這些書籍就擺在顯目位置,繼續激勵小朋友閱讀和創作。書店內附屬的餐飲區,名為「童言稻香」,主打健康的素食餐飲。
地址:114 Neil Rd, Singapore 088852
網址:hookonbooks.com.sg
Book Bar
書吧(Book Bar)位於達士敦路,是牛車水街區里最漂亮的街道之一。一路都是完好修復的戰前店屋,擠滿了餐廳、創意公司及精品店等。書吧落戶於此,為街道帶來難得的書香氣息。
就算租金昂貴,但為了吸引國人和遊客,老闆蔡恩漢和女友黃芊慧還是決定把夢想深耕於此。「一些遊客到新加坡旅行,總想要閱讀本地作品。書籍也是一個不錯的紀念品,書店可以扮演這樣的角色,讓本地優秀的作家被人閱讀。」 蔡恩漢說。書吧以售賣本地及亞洲作家的英文作品為主,你也能在書店裡找到少量的本地中文書籍。
蔡恩漢的舅舅黃為忠是新加坡知名英文出版社Epigram社長。他也曾經在Epigram Coffee Bookshop(已結業)擔任店長,積累經驗,為他未來的夢想鋪路。「夢想需要付出代價,獨立書店的瑣事特別多,比如財政等事務,現在都要親力親為。」 蔡恩漢說。
在視頻、圖像及碎片化和電子閱讀當道的時代,人們是否還願意為實體書埋單?根據蔡恩漢的觀察,每次為作家舉辦新書發布會時,還是有不少人支持本地作品,對他來說,書店才是實體書能完好的展示自己的平台。
在新加坡生活的馬來西亞作家Yeoh Jo-Ann的作品『Impractical Uses of Cake』是蔡恩漢的心水書。這本得獎小說觸及現代人的身份、友情及中年危機等,特別適合忙碌而疲憊的城市人閱讀。
書吧也設有咖啡館,並提供咖啡、酒、輕食和蛋糕等,能讓人歇腳,或許也會不小心遇見一本未曾發現的好書。
地址: 57 Duxton Rd, Singapore 089521
網址:www.bookbar.sg
關於作者
葉孝忠,前《孤獨星球》指南出版人,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者,新加坡作家節中文活動策展人,目前從事教書、出版和寫作等。
他出版的暢銷書《食遇》《12345》分別書寫新加坡人文和美食,曾入圍新加坡文學獎。他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高級講師。他最新出版的《我給新加坡寫了一本馬來西亞》,寫馬來西亞的小眾景點,已經在書店上市。
目前他正在撰寫一本關於本地生態的新書《野鄰居》,預計在明年4月出版。
他也經常在新加坡舉辦有深度和人文氣息的citywalk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