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一次社死的經歷
。
但我想了下,如果分享出來能讓姐妹們也去占一下新加坡政府的「便宜」,減少一些健康上的風險,也是好的。
這場「社死」是我自找的,由一場莫名其妙的疼痛引發。
雖然我是那種看起來就很虛弱的體質,但在40+之前,身體真還沒出過什麼大問題,以至於對每年的體檢總是有些疏忽。
直到前段時間,發生了第一次變故:我那日常都幾乎沒啥存在感的乳房,突然學會了脹痛,不小心碰到都幾乎要跳起來的那種痛。
這體驗太新鮮了,從上午持續到晚上還不消停,以至於我很慌,一晚上沒怎麼睡著,把結節、腫瘤、乳腺癌全部推測了一個遍。
用來嚇自己的資料
鑒於有病千萬不要問度娘——容易嚇死,我抱著小紅書查了一晚上。對照一些姐妹貢獻的真實經歷,發現我這種痛直接跳過了1級2級,有可能是乳腺增生3級以上,甚至更嚴重的問題。
我當時就糾結要不要直接訂票回中國做檢查,畢竟新加坡私立醫院的檢查費用很貴,公立醫院雖然便宜些,但排隊要很久,聽說3個月起步。更關鍵的是,如果有啥病症,我聽不很懂醫生在說些什麼。
就在我猶豫不決時,HDB樓下社區宣傳欄的一張海報拯救了我,粉紅色的宣傳單上寫著:40歲以上女性的乳房X光檢查(乳腺鉬靶),可以通過新加坡保健促進局的「Screen for Life」計劃申請補貼。不用跑大醫院,家附近的Polyclinic就能檢查~
這簡直就是瞌睡送上枕頭,我趕緊掃碼預約了。
事實上,掃碼預約的第二天,大姨媽如約而至,胸也不脹痛了,我很快就把這個很可能需要「漫長等待」的公立醫療服務扔在了腦後。
但沒想到,兩天後我就收到了簡訊通知,乳房X光三天後直接安排上!
太高效了!我的心理建設還沒做呢!
為什麼要心理建設?
當然是因為小紅書上太多姐妹分享經驗——乳房X光檢查的確是目前最可靠的檢測方法,但也有缺陷——痛到懷疑人生!當然,也有少數人表示還好。
出於怕死的心態,我猶豫之後,還是慫慫地假裝自己這種鈍感星人是不咋痛的一類,跟公司請了假。幾天後,帶著既忐忑又好奇的心情,走進了Toa Payoh Polyclinic。
做接待的護士和醫師都非常溫柔,跟我耐心講解了乳房X光檢查的重要性,以及這項檢查能發現乳腺腫瘤、囊腫等病灶,是目前最有效的乳腺癌篩查工具之一,比傳統的乳腺超聲更準確。雖然有些痛,但一般人忍忍就過去了。
聽完這些,我稍微安心了一點,最終止住了「臨陣跑路」的想法。
由於是工作日,來檢查的人並不多,很快就排到我了。在醫師(女性)的指導下,我脫掉上衣,披上檢查的袍子,站在一台高大的機器前,把乳房全部貼在機器的板子上。
醫師調整好角度後(需要患者竭盡所能貼近機器),告訴我深呼吸憋住氣,就開始啟動機器,另一塊板子慢慢壓下去,一邊壓,一邊溫柔的叫我忍耐一下。
但是!真的好難忍!
那種直接把乳房「夾扁按平」的痛,誰能忍得住啊!我眼淚幾乎止不住地往下流,硬憋著才沒尖叫出聲。雖然每次壓扁只有短短几十秒,每一邊2次,但對於我來說,每一秒都像一個世紀那麼漫長。
一個潦草的示意圖
終於檢測完了,我掛著一臉的淚穿好衣服去翻包包,發現包里竟然沒帶抽紙。後來,還是醫生拿了紙巾給我,才救了急。出聲說謝謝時,竟然還冒了個鼻涕泡,我臉都紅了!果然社死一旦開啟,不會輕易結束!幸虧當天沒化妝啥的!
檢查結束後,才會繳納費用,我是PR,交了75新,跟中國國內的類似檢查價格差不多。如果是公民會更便宜,只要50新。
3周後,我家的郵箱收到了紙質的檢查報告。報告中標明一切正常,還建議我每年都要去做一次檢查。
報告是中英文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雖然這次檢查又痛又尷尬,但擔憂的乳房疾病沒有來,我還是鬆了一口氣。姐妹們也趕緊預約起來吧!如果想要更划算,也可以預約Mammobus(乳房檢查流動巴士),公民第一次檢查免費,之後每次10新,PR也只要25新。
我把預約方法和注意事項寫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攻略 | 新加坡乳房X光檢查福利指南
1
為什麼乳房X光檢查很重要?
乳腺癌是在新加坡女性癌症中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乳房X光檢查能檢測乳腺癌早期病變,顯著提高治療成功率。
2
推薦的檢查頻率
40至49歲女性:每年一次
50歲及以上女性:每兩年一次
3
由政府補貼的篩查:
通過國家醫療診斷集團(NHGD)的「為生命篩查」(Screen for Life)計劃,符合以下條件的女性可以享受補貼:
40歲及以上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最近1年(40-49歲)或2年內(50歲及以上)未進行過檢查。
沒有乳房症狀(如腫塊或分泌物),且6個月內未哺乳。
4
檢查地點
綜合診療所(Polyclinic):如大巴窯、宏茂橋、後港、兀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