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6月,阿聯總人口為1017萬,外籍人占88%。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語言為英語。
杜拜是阿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位於波斯灣沿岸,也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同時也是繼阿布達比之後第二大酋長國。是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主要產業包括油氣、貿易、金融、旅遊等。
近年來一直大力引進全球人才,成為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是全球第二安全城市,第五大最佳城市之一。
中國人是阿聯第九大外國人群體,其中80%華人都生活在杜拜。2024年中國駐杜拜總領事李旭航在阿聯官方媒體《宣言報》發表署名文章《友誼長存 未來可期》,在文章中呈現的一組數據:近五年來,杜拜華僑華人總數從20多萬增長至約37萬,各類中資企業大量出海中東,從6000多家增加到8000多家。
據杜拜國際學術城和BMI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前往杜拜完成大學學位。本科生數量同比增長了20%,因為學生們正在利用提供的多樣化課程。
杜拜的教育和培訓展覽會的專家們表示,來自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學生對研究生課程也越來越感興趣。金融、會計和計算機科學等課程的名額最為搶手,而商業管理的碩士課程需求也很高。
「杜拜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分校」,知識與人力發展局的總幹事Abdulla Al Karam博士表示。「我們與各個分校緊密合作,尤其是來自中國的興趣正在增加。」
知識與人力發展局發布的新數據顯示,目前有近3萬名學生在杜拜的64所高等教育機構學習。在杜拜的自由貿易區,許多大學都設立了校區,國際學生招生比例現在達到了29%。
在眾多高校中,在杜拜有超過20年辦學歷史的SPJAIN商學院親歷了杜拜的發展變遷。該學院的碩士項目採用新加坡與杜拜雙城小班制教學模式,並因其在杜拜地區被留學生譽為『獎學金最慷慨的院校』而備受追捧。
SPJAIN商學院杜拜校區負責人Christopher教授補充說,「杜拜正在迅速建立起世界一流教育的聲譽」。他說,除了中國,該校還接收來自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的學生。「杜拜以前以擁有酒店業和零售業而聞名,但現在它正因國際化的教育而受到外界的關注和認可」。
杜拜中部大學的副校長Cedwyn Fernandes博士表示,他們的中國本科生錄取人數也有所增加。「我們的中國學生數量在穩步增長」他說。「我們希望它能夠增長得更多,因為我們認為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
「中國對杜拜的認識更多了。」
「由於中國與阿聯兩國日益密切的經濟聯繫,歡迎中國學生來到阿聯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下一步」。
SPJAIN招生辦負責人表示:「最受留學生歡迎的當屬帶薪實習的商科碩士項目和AI課程。由於來自中亞,東南亞,歐洲,拉丁美洲的申請者眾多,學院的帶薪實習碩士每年不得不將增開三次入學。但因小班學額限制,加之對學生質量要求,每年都有不少申請人遺憾落選。」萬事通提醒各位同學,因獎學金考核相對嚴格,一定謹慎對待學院的入學筆試和面試。」
據負責人介紹,SPJAIN商學院於2024年正式對中國市場開放,為吸引優秀學生,目前設立了大量獎學金,多元化獎學金,全額獎學金等。
SP Jain就業指導顧問表示:「杜拜職場80%以上是國際員工,而企業通過內推或者實習招收外國學生,英語是通用語言,無個人所得稅。杜拜留學生也是可以半工半讀,可以通過學校企業合作資源參與行業實習」。這些諸多優勢也在不斷吸引不同國家的留學生」 。
「為保障學生實習,輔助畢業後就業,SPJAIN商學院與當地500強企業都有實習合作。」企業和學生通過實習互相考察,對表現優異的實習生轉正成正式員工。」除杜拜外,SPJAIN學生同時擁有新加坡公立學生准證,畢業後也仍然可以申請LTVP回到新加坡就業和發展。」
當企業家們打著「不出海就出局」的旗號開始布局全球的事業版圖,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走出國門,但企業在出海發展中不斷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對熟知不同國家商業環境,適應跨文化發展與管理的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強烈。
正如SP Jain就業顧問所提到的,杜拜對外國學生的靈活就業政策、跨文化的職業環境,以及0個人所得稅的吸引力,都為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發展可能性。可以說,這更是我們中國留學生「出海」,再次走向新生國際舞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