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学习之旅为期三个多月,是黄碧娟离家最久的一次。当时的学习心得,她还记录在册,一直收藏至今。
“早年的培训经历非常宝贵,当时没有电脑和电邮,你得亲自拜访客户面谈。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与人交谈才行,不像现在发个电邮就行了。”
黄碧娟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培训,关键是要愿意学习,愿意接触更多新事物。
“你可以学会阅人,因为你要了解顾客;你也要学会读懂环境,因为你得经常前往工厂和办公室。”
黄碧娟在40年前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加入华侨银行,当时的她或许没料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总裁。(商业时报)有趣的是,黄碧娟早在大学时期就已经与新加坡“结缘”,她在40多年前曾代表香港大学来新加坡参加大学运动会。
原来,黄碧娟从小就热爱体育活动,中学时是游泳健将,大学时加入篮球校队。
她的管理之道,也是从这些体育活动中领悟出来的。
“管理一家企业就像团队运动,一个人打得再好也没用,必须靠大家通力合作才行。”
“工作也是如此,大家一起赢的感觉很棒。一支能赢的团队,才有办法留住人才。”
身为总裁,黄碧娟觉得自己就像团队教练,除了培养队员成长,还要制定战略,带领整个团队前进。
“你要把目光放长远,愿意下苦功,比工作所要求的做得更多,就能更快累积经验。当机会降临时,你获得机会的可能性就更大。”
黄碧娟去年的薪酬高达1210万新元,比前年增加了8%,甚至超越星展集团总裁高博德(Piyush Gupta)。
难怪首次上榜就一鸣惊人,排名第59。
李宏玮:不会讲中文 却勇闯中国另一位榜上常客是被誉为“投资领域先锋”的李宏玮,现年51岁的她已经是第六次登榜了。
51岁就已经上榜六次,厉害厉害。(Granite Asia)据《福布斯》介绍,李宏玮是美国创投公司Granite Asia的唯一女性合伙人。
她的投资组合中有21家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约13亿新元),包括私召服务平台Grab、民宿平台爱彼迎(Airbnb)、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中国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中国无人飞行器制造商“亿航”,以及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易才”。
相信蚁粉已经发现,当中有不少是中国公司。
李宏玮在2005年只身前往中国发展,一待就是十多年,连《福布斯》都形容她是“中国科技领域最受尊敬的投资者之一”。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她刚抵达中国时,竟然连一句中文都不会说!
原来,李宏玮在2005年之前从未去过中国,在O水准毕业后的十多年里也没再用过中文。
她在中学毕业后获得新科工程的奖学金,远赴美国修读电子工程学,也在那里第一次接触到风险创投。
一位美国教授告诉她,要成为创投人,就必须得先加入一家公司累积行业经验。于是,她回到新加坡后,在新科宇航当了五年的工程师。
不过,她真正想要了解的,是一家企业如何取得成功。
在2001年全球经济陷入低谷时,她毅然中止11年的奖学金合约,背负30万新元的债务,只身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家打拼。
李宏玮(左二)在2019年的“新加坡商业奖”获颁“年度海外杰出总裁奖”,果然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商业时报)至于为什么选择中国,而不是美国?
李宏玮忆述,当时刚发生911恐怖袭击,美国市场动荡;而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新浪等网站刚开始创业,人才需求殷切。
不是中国人,不会讲中文,又是风险投资领域中少见的女性,李宏玮的成功秘诀是:用自己的优势与别人竞争,补足自己的短处。
“我每天讲中文,讲得不好也要讲,而我的工程师背景让我跟科技创业者有了共同的语言。”
“一些投资者西装笔挺,或是化浓妆提著名牌包包,反而会吓到创业者。”
李宏玮直言,身为女性,其实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优势。
她举例,一些创业者非常忙碌,他们的妻子却无法理解。这时,她就会充当“家庭顾问”,帮忙跟妻子解释。
“我觉得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做他们喜欢的事。”
“我不是典型的新加坡人,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非常高。人生在世几十年,想做什么就鼓起勇气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