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資政李顯龍出席種族和諧行動論壇,回答了現場觀眾和主持人的提問。
主持人:李資政,我想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確實,我們在個人層面上會遇到微侵犯和隨意的種族主義,但有時較大的社區也會受到傷害和冒犯。我們政府的一個方法是與代表這些社區的社區領袖建立密切關係。這種方法是否總是有效?因為也可以提出這樣的觀點:社區內可能仍然有一些群體感到受傷或被冒犯,僅僅與社區領袖達成和解可能對他們來說還不夠。
李資政:這可能不夠充分,但仍然非常重要。沒有哪個社會是完美的,即使在新加坡,偶爾也會發生不同種族之間的事件。這些事件可能本身帶有種族色彩,或者可能從中發展出種族色彩。比如,兩名不同種族的孩子發生爭吵,很容易引起家庭的介入,進而兩家人也參與其中,這可能演變成兩個種族群體之間的事件。警方對此類事件會非常關注,他們必須迅速回應,努力平息事態。
有時,當問題威脅到成為重大事件時,我們必須與社區領袖或宗教領袖溝通,爭取讓他們理解情況,並幫助安撫他們的信徒。因為如果他們無法安撫信徒,他們可能會進一步激化信徒的情緒。如果他們對你非常憤怒,那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你必須讓他們理解事情的真相,然後告訴他們:「我知道這個情況,我會盡力而為。」有時候,我也不得不親自與宗教領袖交談,確保他們理解我們正在盡力控制局勢,並且如果有任何不對的地方,我們會盡力糾正。這並不是有人試圖對你的宗教團體施加壓力。
這些事情非常敏感。即便在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情況往往不那麼簡單,因為正如你所說,涉及的角色很多。當發生事件時,問題不僅僅是兩個人打架,還可能有許多其他參與者,甚至在你試圖平息局勢時,可能會發生更多的事態發展。這就需要你同時處理這些新出現的問題。因此,管理多種族和諧是一項繁瑣的工作,但這是我們必須做的,而且在新加坡尤為重要。
KS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總理公署丨來源
新加坡總理公署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