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之外:新加坡視角下的中國企業全球化新方向

2024-12-19

內卷的紅利已觸及天花板,中國企業如何找到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新加坡,或許能給出一條破局之道。

新加坡眼近期(11月27日)舉辦了「前哨」直播,邀請國際政治專家張笑宇與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煜全,圍繞「全球化1.0的終結與全球化2.0的開啟」展開討論,重點分析了中資企業如何藉助新加坡的獨特優勢,邁向全球化2.0。

本篇文章是繼《》之後的第五章。

可點擊觀看完整版直播回放(上)

全球化1.0已經接近尾聲,過去四十年,中國企業憑藉「效率至上」的模式迅速崛起,但也付出了代價。張笑宇認為,進入全球化2.0時代,企業必須學會在效率和生態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才能走得更遠。

內卷的惡性循環

張笑宇認為,平台經濟是內卷現象的典型代表。表面上企業在激烈競爭,實際上卻是在「消耗生態」,甚至傷及自身的長期發展。

談到內卷的表現,張笑宇舉了外賣行業的例子。他說,平台通過價格戰快速爭奪市場,但背後卻是商家的利潤被壓縮,騎手的收入難以提高。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模式還被一些出海企業複製到海外,內卷在國際市場上蔓延開來。

王煜全補充說,汽車行業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疫情期間,中國企業三個月就能推出一款新車,而歐美企業卻需要三年,這看似高效率,但實際是供應鏈在被極度壓榨,資源耗盡,反而威脅到行業的長期生存。

張笑宇指出,表面上看,內卷提升了效率,但本質上卻是破壞了生態,是不可持續的。平台企業本應作為行業生態的建設者,但如今卻成了最大的破壞者。

歷史的鏡鑒:工業革命的教訓

談及歷史教訓,王煜全想起英國的工業革命。他指出,早期工廠為了提高效率,甚至讓兒童下煤礦,直到法律的介入,才結束了這種反人性的做法。

這段歷史揭示了一個關鍵點:法律和制度的存在,是為了平衡經濟發展與人類尊嚴。中國企業現在面臨類似的問題,如何在效率與生態之間找到平衡,關乎能否走得長遠。

王煜全覺得,這也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英國最終通過制度和法律找到了發展與生態的平衡,我們同樣需要借鑑這段歷史智慧。

新加坡的啟示:規則與文化的融合

談到出海的實踐,張笑宇認為,新加坡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新加坡華人兼具中西文化的雙重背景,既有中國文化的靈活性,又受西方規則意識的薰陶,成為了全球化中的「文化橋樑」。

王煜全對此深表認同。他覺得,新加坡華人特別擅長跨文化溝通,他們的規則意識、團隊協作能力和邏輯表達,都非常適合在全球市場中競爭。

不過,張笑宇也指出,新加坡的過度穩定有時會抑制創新力,這恰好是中國企業的強項——快速商業化和靈活創新。中國企業可以與新加坡形成互補,實現雙贏。

王煜全補充道,新加坡也是中國企業進入全球市場的「試金石」。如果一家企業連新加坡都適應不了,那麼直接進入歐美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可點擊觀看完整版直播回放(下)

從領導者到生態建設者

關於企業家精神,張笑宇提出,領導者的思維方式需要發生根本性轉變。傳統中國企業家往往依賴權威文化,講究「上面發號施令,下面執行」,但在全球化環境下,這種管理方式已經不夠用了。

王煜全覺得,西方的領導力更注重溝通和說服力。他說,看看微軟和谷歌的印度裔CEO,他們依靠個人魅力和溝通能力贏得團隊支持,而不是簡單地依賴職權。

張笑宇接著說,未來的企業家必須成為生態的建設者,帶領企業從短期競爭中脫身,關注生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最後,張笑宇總結道,全球化2.0時代,中國企業必須學會「平衡智慧」。平衡短期利益與長期生態,平衡效率與規則,平衡創新與穩定,才能在全球舞台上走得更遠。

他補充道,歷史的教訓和新加坡的實踐都在告訴我們,只有注重生態建設尊重當地規則與文化,企業才能真正實現全球化的成功。

Alex丨編輯

Alex丨編審

新加坡眼丨來源

新加坡眼、Unsplash丨圖源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榜鵝路轎車撞巴士釀命案,一名女乘客送院後不治身亡!
  • 細節公布!NUS中國留學生自導自演綁架案最新進展
  • 獅城法拉利馬國失控撞車 全車燒成廢鐵車主幸逃命
  • 新航集團在2024/25財政年凈利和收入雙雙改寫新高
  • 新加坡夫妻離奇臥屍大馬民宿:門窗用塑料封死、屋內有木炭和毒品
  • 總理找議員討論組閣 蕭振祥:我是其中一人
  • 命喪吉隆坡民宿新加坡男女 駕豪車代步曾多次外出
  • 「人肉擋車」糾紛女司機上訴失敗 維持12個月禁駕令
  • 志願組織社區活動上提供自我採樣服務 讓女性自行完成子宮頸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