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PDPC)近期表示,雖然身份證號碼可能不再被視為隱秘資料,但仍屬個人資料。對此,受訪的資料保護法專家、數據保護官和律師建議政府為企業提供更清晰的身份證號碼處理指導原則,明確界定身份證號碼是否仍屬於高度敏感的隱秘信息,並探討是否將其他標識符,如外國身份證號、工作準證號和護照號等納入隱秘信息範圍。
新加坡法律學會執行長楊子健指出,根據現行政策,只有在需要高度準確識別身份或遵循法律要求的情況下,才能收集和使用完整身份證號碼。個資委提議在無法使用完整身份證號碼時,可用部分身份證號碼作為替代標識符,但行業實踐中部分身份證號碼常被用作客戶身份驗證密碼的一部分。
義正律師事務所聯合管理合伙人張祉盈希望政府明確不再隱藏身份證號碼的新立場,以及這將如何影響企業的數據收集和保護隱私義務。她認為,組合部分身份證號碼和出生日期不適合作為安全的身份驗證方式,希望政府明確未來更安全的驗證方式。
隱私忍者聯合創始人方紹宇為超過350家公司提供數據保護服務,他希望政府提供更明確的身份證號碼處理指導,明確身份證號碼是否仍屬於隱秘信息,並希望更新的指導原則能說明處罰標準是否會隨著政府立場的轉變而調整。
一名不願具名、從事數據保護工作超過10年的專業人士擔心,政府立場轉變可能在機構適應中引起混亂,並建議更新的指導原則應說明是否仍須隱藏部分身份證號碼,以及是否應把身份證號碼改為更隨機的數字序列。
裕廊集選區議員陳有明表示,他將於下月國會復會時,向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長楊莉明提出口頭詢問,以了解BizFile網站何時開始允許公開查詢身份證號碼,以及政府是否評估過這類網站帶來的身份盜竊和詐騙風險。他還詢問,政府為何決定停止隱藏部分身份證號碼的做法,及為何選擇在此時作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