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父亲,边打工边上学,无法参加中考……16岁从小县城来新加坡的小哥逆袭史

2024-12-20     静姝     6282

能让我继续上学的唯一方法,就是回新加坡。但是靠我妈妈一个人,又怎能维持得了我在新加坡的花费呢?

幸好,这时有一批华侨亲戚过来探亲,其中一位亲戚听了我的经历之后,决定帮我回新加坡读书,并资助我上学。要是没有这位亲戚,我现在可能在我们村里的厂当上大师傅了。

没见过父亲,边打工边上学,无法参加中考……16岁从小县城来新加坡的小哥逆袭史

来新加坡之前,为了办护照,我第一次去了广州,我妈妈也终于给我买了一支新手机。我打王者终于不卡了,也再听不到妈妈的唠叨了……

到新加坡

刚到新加坡那年,我才15岁,人生地不熟,只身来到亲戚的餐馆帮忙。那时的我,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不安。

记得第一天站在收银台前,看着眼前五颜六色的纸币和看似差不多的硬币,手忙脚乱地找钱,总是让客人等得有点久。好在新加坡的uncle和aunty都很友善,总是笑着说没关系。

慢慢地,帮忙了两三个月后,我的口语变好了,不仅能用英语招呼客人,连kopi c siew dai 、Michael Jackson 、 kosong这些本地饮料术语也学会了。

几个月后,教育部通知我要参加一场考试,相当于留学生熟悉的AEIS考试吧。

当时是2019年1月,我从初中毕业后已有7个月没摸过书本,重新进考场时难免紧张。好在数学题非常简单,英文试卷也大半能看懂,顺利通过。

到了农历新年,学校打电话通知我新年后正式入学。那一刻,我人生第一次对“上学”感到兴奋!

没见过父亲,边打工边上学,无法参加中考……16岁从小县城来新加坡的小哥逆袭史

入学第一天,我穿着黑色短裤和灰色短袖(因为还没有校服),忐忑地走进学校。老师简单核对完科目后,便把我领进了班级。

一切进行得飞快,但让我疑惑的是:为什么学校名字叫“瑞士小屋”?刚进班,几个同学立刻围上来:“Are you a scholar?” “Where are you from?” “What’s your name?” 听着一连串英语问题,我一句都听不懂,只能尴尬地摇头或点头,装作明白。“Scholar”这个词的意思,我足足几个星期后才搞清楚。

上课时,我更是听得云里雾里。老师在黑板上写笔记,我则一边偷偷用手机翻译一边抄,数学和科学课还算好,内容不难理解,但到了英文和Social Studies,简直像听天书。

课后,我只能花时间翻译笔记,拚命自学。那时,一周里最开心的时光就是华文课。我们华文老师是一位高高瘦瘦的老师,第一堂课时,他还夸我字写得好看——也可能是看我同学们的字看多了吧。

新加坡的校园生活和中国截然不同。课间没有休息时间,有时不同的课还需要换教室。记得有一次,因为找不到华文课教室,迟到了半小时。

放学后还有CCA,并不是每天都有作业,而且作业不交也不会被老师追着骂。校服是长裤和衬衫,体育课需要换运动服。这一切都让我花了整整一年去适应。

中三那年

我过得忙碌却充实,对一年后的O水准考试(O-Level)完全没有概念,只是每天按部就班地上课、写作业、努力跟上老师的节奏。到了年底,虽然已经能用英语和同学聊天,但成绩依然一般:英文只拿了C6,数学和华文意料之中是A1,三门科学则是B和C,还没摸清学习方法。不过幸好顺利升上了中四,没有留级。

后续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华中JC,之后又被NUS录取。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大家一点鼓励

没见过父亲,边打工边上学,无法参加中考……16岁从小县城来新加坡的小哥逆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