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加坡飛往澳洲的航班上確診了兩例麻疹病例,引起了兩國衛生部的關注。
澳大利亞西澳衛生部在12月10日和12日分別發布了健康警報,指出當地先後出現兩例麻疹確診病例,均為從新加坡歸國的旅客。
其中一名患者在11月30日乘坐捷星航空JQ98航班從新加坡飛抵珀斯,另一名患者在12月8日乘坐新加坡航空SQ225航班入境澳大利亞。
新加坡衛生當局表示,這兩起病例之間沒有關聯。麻疹患者通常在接觸病毒後十天左右發病,但發病期也可能在7到18天內。因此,新加坡衛生部提醒曾接觸過病毒的人群密切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並在出現症狀時立即就醫。
臨近年末的旅遊旺季
四大病毒受關注
最近以來,出現不少病毒的報道,今天(12月21日),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在臉書上發文稱,目前在全球其他地方傳播的四大可能引發疫情的高風險病毒中,H5N1型禽流感的風險最高,其次是剛果出現的未知「X疾病」、中非株猴痘,以及新冠。
王乙康稱,在新冠大流行之後,新加坡衛生部更加關注下一個大流行病的風險,特別是臨近年末的旅遊旺季。
目前有四個風險較高的病毒,最高的是H5N1型禽流感。美國剛剛宣布了第一例嚴重病例,一名在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老年患者。到目前為止,美國報告的61例病例中,大多數都與動物(鳥類,牛等)有直接接觸,這表明是動物傳染給人的病例。目前非常關注的是否人傳人的證據,如果有這種情況發生,可能意味著H5N1已經變異並且構成大流行病的風險。
第二高風險的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出現的神秘疾病。據報道,6%的患者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兒童。該疾病在一段時間內未被確認,這凸顯了投資監測系統的必要性和價值。因此,新加坡決定向非洲疾病控制中心捐贈監測設備,並準備為非洲的醫療人員提供相關培訓。
剛果衛生部17日宣布這些病例可能是由於嚴重的瘧疾,加上兒童營養不良,導致了高致命性。由於該地區常見瘧疾,還需要進一步測試以排除其他致病疾病的可能性。
風險排第三的中非株猴痘,它繼續在非洲某些地區肆虐,在泰國、英國、歐洲和美國等地出現了零星的輸入病例。新加坡出現首起輸入性病例,甚至本地感染都只是時間問題。但值得慶幸的是,感染該病毒的患者恢復順利,並不是非常致命。
最後是新冠。目前,本地流行的是MV.1變異毒株,占本地感染的約30%。值得注意的是,年末並沒有我們預期的感染高峰,廢水檢驗和隨機檢測都沒有發現病例有所增加,顯示年底正如預期沒有出現新一波疫情。新加坡衛生部會繼續關注疫情發展,因為一旦出現新一波疫情,就會顯著增加醫院的患者負擔。
HQ丨編輯
HQ丨編審
臉書丨來源
臉書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