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加坡的直接收生计划(Direct School Admission, DSA)逐渐成为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才艺特长,敲开名校的大门。
2004年起,DSA凭非学业才华选拔机制,为学子开辟了通往心仪学校的新途径。然而,DSA推行20年,申请人数逐年参加,因申请人激增使旨在挖掘潜能的DSA计划,变成了教育竞争的新战场。
DSA计划是什么?
DSA的全称是Direct School Admission,也就是直接收生计划。这项计划在2004年,由新加坡教育部推出,是新加坡中学与初级学校招生的方式之一。
学生可以在小六会考前,凭学业成绩以外的才华去报读学校,从而获得学校的预录取机会,类似于我们国内的特长生,可以通过乐器、体育、或者奥数之类申请新加坡中学。
DSA有两种:
一个是小升初DSA-Sec,是针对小六考生升入中学的招生计划;
另一个是DSA-JC,是针对中学考生升入初级学院的招生计划。
申请情况
根据统计,每年都会开放几千个名额,供孩子们申请。
今年,新加坡共收到4万2500份申请,创下历史新高!
约37%的申请涉及体育和竞技;
约20%涉及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
约17%涉及表演艺术;
另有约14%以领袖才能与制服团体中的表现申请;
其他才能类别也包括创业与创新、语言与人文,以及视觉艺术、设计与媒体。
DSA包含哪些才艺?
DSA项目范围广,多数学生都能找到自身优势领域。根据不同的特长内容,新加坡教育部将特长分为六个类别:
体育和游戏
视觉、文学和表演艺术
辩论和公开演讲
科学、数学和工程
语言和人文学科
制服团体
领导
当然,DSA的项目也不是毫无限制的:
DSA录取后,学生S1期间不得申请或转至其他学校,需全程就读于选定学校。
预录取后,学生还需达到学校PSLE最低学术要求,方能最终入学。
问题解答
问题1:DSA提供了多少种可供选择的类别?
DSA提供总计130个申请类别,广泛覆蓋航空航天、社区青年领导力、法医学、创新及公共演讲等多个领域。
问题2:孩子在DSA选拔面试时能否假装对某个领域感兴趣?
学校在选拔过程中更倾向于关注那些真正展现出兴趣的学生。
他们期望探究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及探索兴趣技能的付出,孩子只需展现真我。
问题3:如果孩子在DSA相关领域缺乏或完全没有经验,应该如何应对?
未来的DSA学生需经历一个选拔流程,该流程评估他们适应各种情境的能力。
选拔时,学校重视勇于挑战、敢于突破的学生,且更看重态度与潜力,而非单纯经验背景。
问题4:在选拔过程中,学校如何识别那些不易立即察觉的特征,例如“社会创新”?
学校在选拔DSA候选人时,关注其服务领导力、创造性工程思维及批判性社会调查能力。
通过模拟场景的面试,学校可以观察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反应,从而判断他们是否有意愿并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校青睐那些热心改善社区、能分享具体贡献想法的学生,不论贡献大小。
问题5:DSA如何助力孩子的进一步发展?
一旦入选,学生将被分配到与他们的兴趣和才能相关的CCA(课外辅助活动)中,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技能。
此外,他们还将有机会参与学习之旅,亲身体验与他们兴趣领域相关的职业道路。
DSA是丰富中学生经历的重要方式,旨在助学生发掘独特才能与兴趣,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