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試管嬰兒治療,新加坡不孕不育夫妻的一場昂貴、冒險和不必要的賭博?

2024-12-25

由於晚婚和高齡生育的趨勢不斷增加,新加坡不孕症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女性的生育能力在三十五歲後急劇下降,因為隨著更年期的臨近,卵巢內的活卵子迅速減少。此外,眾所周知,隨著產婦年齡的增加,遺傳異常出生的發生率不斷上升,特別是唐氏綜合症。

在華人文化中,唐氏綜合症等先天性殘疾或許會被視為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負擔。因此,接受輔助生殖治療的焦慮夫婦對基因檢測的需求很高,以避免唐氏綜合症等基因異常的出生。受孕後的無創產前檢測(NIPT)並不能令人滿意,因為這可能需要流產基因異常的胎兒,從而帶來情感創傷和醫療風險。

因此,世界各地的許多輔助生殖診所提供第三代試管嬰兒治療,包括在移植到子宮之前對胚胎進行基因檢測。該程序稱為植入前非整倍體基因檢測 (PGT-A) 或胚胎植入前基因篩檢 (PGS)。

一個相當有說服力的推銷說法是,在基因檢測上進行少量額外投資可能是更明智的做法,以避免終止基因異常胎兒的潛在創傷,或者更糟糕的是,花更多的錢滿足唐氏綜合症兒童的教育和醫療保健需求。

另一個巧妙的營銷花招是故意歪曲統計數據,誇大高齡婦女出生缺陷的風險,特別是「相對風險」的概念。例如,二十五歲左右的女性中唐氏綜合症的患病率為 0.1%,三十多歲的女性中為 1.0%,四十歲出頭的女性中為 3.0%。醫療保健營銷中常見的「恐嚇」策略是宣稱當女性接近三十歲時,患唐氏綜合症的風險會增加十倍,到四十歲出頭時,患唐氏綜合症的風險會增加三十倍。因此,對於對統計學知識較為淺薄的患者來說,僅通過對文字和數字數據的微妙操縱,就很容易誇大唐氏綜合症的風險。

為了推動這項協議,外國輔助生殖診所可能會謹慎地告訴患者,他們可以秘密選擇嬰兒的性別,儘管出於社會原因的性別選擇可能在其國家管轄範圍內被禁止或勸阻。

然而在新加坡,體外受精胚胎的基因檢測受到嚴格限制。這不是常規臨床服務,而是主要限於政府醫院的臨床試驗,私人輔助生殖中心不提供。目前,胚胎基因檢測程序僅對35歲及以上的女性開放,或者無論年齡大小,接受過兩次以上試管受精失敗或兩次以上反覆流產的女性。

因此,許多不孕不育的新加坡夫妻前往海外接受第三代試管嬰兒治療。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趨勢,因為這些患者不了解最新的科學和臨床數據證明了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的眾多缺陷和陷阱。古語云:無風不起浪。如果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真的那麼好、那麼有效,為什麼新加坡衛生部如此嚴格限制這項技術呢?

事實上,英國和美國知名專業組織和醫療監管機構的最新聲明和行動,讓人們對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產生了一定的懷疑。例如,英國人類受精和胚胎管理局(HFEA)已將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評為「紅燈」,反映了對誤診和缺乏提高受孕率確實證據的擔憂。同樣,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在回顧了20年的現有臨床數據後得出的結論是,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並不能提高妊娠率,其降低臨床流產風險的有效性也尚不清楚。

此外,新加坡患者還必須警惕美國針對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正在進行的集體訴訟,該技術已被認為是輔助生殖領域最明顯和最廣泛的欺詐案例。這些訴訟由 Berger Montague LLC 等多家律師事務所、Constable Law LLC 和 Justice Law Collaborative LLC 發起,針對多家基因檢測公司,包括 CooperGenomics Inc、CooperSurgical Inc、The Cooper Companies Inc、Reproductive Genetic Innovations LLC、Progenesis Inc和 Natera Inc。

在澳大利亞的一起類似訴訟中,Monash IVF生育公司 同意支付 5600 萬澳元,以補償 700 名前 IVF 患者,這些患者因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的誤診而導致其可存活胚胎被毀掉,該技術或許剝奪了許多人的生命。這些IVF患者曾有機會成為父母。

因此有必要了解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的各種弊端和陷阱,以及為何新加坡衛生部如此嚴格監管。

首先,患者必須意識到基因篩查可能會損害他們的胚胎。該技術具有高度侵入性,需要在胚胎中提取部分細胞進行活檢。這可能會對胚胎產生一定的傷害,並且會損害其發育潛能。

專家指出,聲稱對胚胎進行基因檢測不會產生不良影響的研究往往是基於對優秀的高質量胚胎進行檢測,而不是對可能遭受更多影響的更「脆弱」的低質量胚胎進行檢測。由於年齡較大的女性往往擁有較弱、質量較低的胚胎,因此在測試時這些胚胎可能更容易受到損壞。

其次,基因檢測很容易出現誤診,這可能會導致患者丟棄能夠產生健康嬰兒的可行胚胎。這是因為測試僅從產生胎盤和臍帶的外胚胎層中提取細胞,這並不代表產生嬰兒本身的內胚胎層。

含有遺傳正常和異常細胞混合物的「馬賽克胚胎」(鑲嵌型胚胎)已被證明具有自我糾正和健康出生的能力。這種「自我糾正」機制涉及將遺傳異常細胞推出外胚胎層,從而形成胎盤和臍帶。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高齡女性在輔助生殖治療期間的胚胎數量有限。因此,排除或丟棄有可能產生正常嬰兒的鑲嵌型胚胎,將大大降低體外受精成功的機會。一些高齡輔助生殖治療患者在基因檢測後可能沒有剩餘胚胎可供移植。

最後,多項大規模臨床試驗表明,胚胎基因檢測並不能提高妊娠率。2019年,一項大型多中心隨機臨床試驗,涉及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澳大利亞的34家輔助生殖診所,包括661名年齡在24歲至40歲之間的患者,結果發現胚胎遺傳學對妊娠率的總體改善沒有顯著性差異。2021年,中國的另一項大型臨床試驗涉及14家輔助生殖診所,總共1,212名年齡在20至37歲之間的患者,報告了類似的不利結果,該結果發表在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因此,根據最新的科學和臨床數據,人們對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的醫學益處產生了嚴重懷疑。因此,新加坡患者在出國旅行時應謹慎使用這種在本國受到嚴格限制的技術。

參考

https://news.bloomberglaw.com/product-liability-and-toxics-law/ivf-labs-sued-over-allegedly-deceptive-genetic-test-marketing

https://www.progress.org.uk/class-action-lawsuits-against-genetic-testing-companies-over-pgt-a/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762806/

https://www.hfea.gov.uk/treatments/treatment-add-ons/

https://law.stanford.edu/2023/02/10/pgt-a-under-the-spotlight/

本文作者: 北京大學副教授皇文進(新加坡籍) 、孫寧宇 和 賽義德·穆罕默德·穆赫辛 (Dr. Sayyed Mohamed Muhsin)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新加坡眼平台。)

HQ丨編輯

HQ丨編審


相关文章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全新乳房X光巴士推出 每年讓1萬2000名女性受益
  • 被控殺害僱主七旬岳母 女傭上訴得直 謀殺罪改為誤殺
  • 獅城「飛行車」下月柔新經濟特區測試 飛行員無需另考飛行執照
  • 比亞迪今年初四個月首次超越豐田 成為獅城銷量冠軍
  • 一周萬4冠病病例 獅城檢測儀近斷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