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贈品丟也不是,收也不是 你家裡是不是也有一大堆?

2024-12-26

2025年再過幾天就要到來,離農曆新年也只剩下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又到了一年一度除舊迎新季節,紅螞蟻最近也來了個大掃除。

過程中,常被一個問題所困擾:家裡囤積了大量「丟也不是,收也不是」的東西,該怎麼處理?

這些東西都還完好,但數量過多、用途有限,要妥善處理還得費點心思。

1、水瓶

紅螞蟻從柜子里搜出了17個瓶子,這都是在2024年從別人和各大機構收到的。

光是2024年一整年就這麼多,還不包括我每年都會丟棄的水瓶數量。

有的是兒子去上假期營,參加一周就帶回家一個,參加了兩周就帶回兩個。打從心裡慶幸沒給他報名一個月的課程,否則他就會帶四個水瓶回家了。

難道主辦方沒考慮到學生怎麼用得上這麼多水瓶?

另外,還有一些取自社區活動贈送的福利包,有的是保險經紀送的,有的是孩子學校的兒童節禮物,不然就是朋友送的聖誕節禮物......

(紅螞蟻攝)

這些水瓶一般都沒有註明不含有害物質雙酚A(Bisphenol A,簡稱BPA),所以紅螞蟻不敢冒險自用,更不敢給孩子用。

雙酚A是一種雌激素類似物,可用於聚碳酸酯製品,包括奶嘴、奶瓶、塑料水壺、水杯、金屬食品罐內襯、補牙填充劑,甚至手機材料、紙質收據等。研究表明,BPA會引發內分泌功能的障礙、導致代謝疾病,甚至誘發癌症。

新加坡禁止BPA用於化妝品和嬰兒奶瓶。塑料瓶子以及裝液態食物的罐裝食品等雖可含有BPA,但含量不能超過特定標準。

雖然有研究說,只要不用這些塑料水瓶來裝熱水,就可以避免雙酚A的釋放。不過紅螞蟻心中難免有陰影,所以乾脆不用。

漸漸堆積如山的瓶子,也只好當作塑料垃圾,丟進回收箱了。

2、環保袋

自從超級市場和零售店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袋之後,環保袋一時成了新寵。

買兩瓶鮮奶送環保袋,買滿某個數額送環保袋,忘了自備環保袋得臨時買一個,報名興趣班也送,參加國慶日活動也送,小朋友出席生日會收到的禮物包也是環保的,參加社區活動所送的禮包也是環保袋......

(取自Magnolia)

就這樣,家中就累積了40多個環保袋。

環保袋是供人們循環再用的,如果不是每天頻繁使用,一般都不會損壞,這40多個袋子跟上述水瓶一樣,個個完好無缺。

難道送出環保袋的商家,就不需要考慮供需的問題?

這麼多個環保袋,丟掉又太浪費,收著又會越來越多,只能每隔一段時間,就送去特定的職總平價超市。

為了幫助消費者過渡到「新購物日常」,多個職總平價超市入口擺放可重複使用環保袋的架子,讓沒有攜帶環保購物袋的消費者免費領取。超市也鼓勵消費者把家裡多餘的乾淨環保袋捐出來,幫助社區其他有需要的人士。

別小看這兩疊,裡頭共有40多個大小不一的環保袋。(紅螞蟻攝)

3、拉繩袋

(紅螞蟻攝)

紅螞蟻的拉繩袋(也稱束口袋)和環保袋的來源大同小異,不過拉繩袋的作用就更少,因為繩子太細,背著並不舒服。

把它當成收納袋子也不好使,因為不是透明的,較難辨識裡頭放了些什麼。

也因此,這些拉繩袋基本上是長年收在儲物櫃里,「不見天日」。

4、商家贈品

許多品牌和商家在促銷活動常會贈送筷子、杯子、碗碟等用品,多數時候也會印上品牌標誌和信息,作為一種簡單的宣傳手段。

想必很多蟻粉家裡已有足夠的餐具和杯子,而且這些與自己本來的餐具風格不匹配,即使轉送也未必有人要。

即便要捐贈給有需要的人或社區組織,也得累積一定的數量才會有人接收。

於是...... 又得把這些物品儲存起來。

(紅螞蟻攝)

這類暫無用處,但日後可能用得上的物品,其實還包括帽子、摺疊扇子和可重複使用的吸管等。

商家或機構在選擇贈品時,出發點雖然都是想送些實用的物品,但如果沒有考慮到贈品是否可用、實用、環保,最終仍可能造成物品浪費,甚至加重環境污染。

如果贈品無法使用或並不符合實際需求,就等於浪費資源,增加環境負擔。

多加註重贈品的長期使用價值和環保屬性,避免浪費資源,並更好地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才是上策。


相关文章

  • 真實記錄,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過程!要向執行官說「謝謝」
  • 最新一輪CDC優惠券派發!皇后手把手教你拿,再附上各大超市釋出的好康!500元這樣花~💸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新加坡打工人要更加努力了
  • 新加坡打工人要更加努力了
  • 新加坡外觀專利申請指南
  • 四海傳福 新加坡這家百年醫院,為何以閩人的名字命名?
  • 冠病永遠在你我左右 當局苦口婆心,人們卻漫不經心?
  • 比爾·蓋茨新加坡對話:當AGI重塑教育未來,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