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多項調查顯示,企業對明年的招聘持謹慎樂觀態度,而科技及人工智慧領域對人才需求仍高企,而且不論領域,僱主更注重求職者的數碼素養和其他軟技能如溝通和適應能力。
人力資源公司任仕達(Randstad)12月發布的《2025年市場展望與薪酬指南》報告顯示,近半受訪僱主有意增加人手,而企業會更積極招聘銷售與業務發展、科技、數碼轉型與人工智慧、工程方面的人才。
報告指出,隨著新加坡推進數碼轉型議程,明年市場對科技和創新專業技能的需求會繼續增長。重點關注領域包括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網絡安全、數據分析和數碼營銷。
《新明日報》報導,求職平台Jobstreet by SEEK今年首11個月的數據顯示,僱主最想要填補的工作崗位包括行政人員、執行人員、經理、銷售執行員,過去兩年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及諮詢、服裝、科學與科技行業者,可獲得至少兩位數以上的加薪。
不過,求職者更傾向尋找行政、工程、市場營銷和會計相關的工作,且許多人在搜索時,輸入居家工作關鍵字,這意味著僱主的需求和求職者的優先考量有落差。
Jobstreet by SEEK發言人提醒,由於求職數量增加,在新一年裡,就業形勢會繼續為勞資雙方帶來挑戰,其中求職者可能難以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僱主則難以建立強大的人才庫。
在非執行工作崗位方面,另一家招聘平台Jobstreet Express數據顯示,市場對行政書記、促銷員、普通工人、技工及服務人員的需求高。
擁有16年經驗的勞動力發展局高級職業導師江韻冰建議,求職者可善用勞發局的職業前程配對網站(MyCareersFuture)職業搜尋(CareersFinder)功能,鑑定新的就業機會和合適的培訓課程。
她也提供數個求職貼士如定期更新履歷、在LinkedIn維持活躍、在社交媒體頁面上保持專業形象、與目標領域的專業人士建立聯繫,及可向勞發局職業聯繫站和全國職工總會就業與職能培訓中心的職業導師求助,提高求職效率。
江韻冰提醒求職者,申請不同職位時,不應用同樣的履歷,且面試前要做好準備,「若沒收到潛在僱主迴音,不要太快放棄。保持積極態度,繼續尋找機會,繼續建立人脈以發掘新機遇。」
她透露,除了專業技能,僱主也在尋求具備關鍵軟技能的人才,包括掌握溝通技巧、有項目管理、數碼能力、能團隊合作及懂得思辨與解決問題。
黃姓工程師(50歲)數個月前因公司重組被裁退,幸好他在公司服務多年,資遣費足以應付生活一陣子。他希望找到一份同領域的工作,目前已在積極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