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與新加坡的多個財經事件交織發生,它提醒人們全球經濟的緊密聯繫依然不可忽視,局部的震盪往往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從美聯儲降息到特朗普勝選,它不僅影響了美國經濟,還通過全球貿易緊張和投資者情緒波動,影響亞太及其他新興市場。在新加坡,外部環境使股市和樓市經歷冷熱交替波動,部分企業的治理事件在國際上也激起了軒然大波。
圖源:FACEBOOK
美聯儲降息與樓市冷熱交替
2024年,美聯儲貨幣政策再次轉向鴿派,結束了長達兩年的加息周期。自9月開啟降息以來,三次降息共計將聯邦基金利率降到4.25%至4.50%,它旨在應對經濟放緩、消費疲軟,以及信貸市場的持續壓力。
降息政策對市場帶來顯著影響,幾乎所有資產類別都雀躍回應。科技股成為主要受益者,納斯達克指數首次突破2萬點大關。分析師指出,降息促使投資者將資金轉移至新興市場。
與此同時,新加坡市場也受到正面影響,本地股市在降息預期持續帶動下屢創新高。低利率環境也使房地產投資信託在經歷此前的疲軟後逐步復甦。然而,這也使本地國庫券以及銀行定存利率下跌,不少國人轉投收益率更可觀的產品。
圖源:FACEBOOK
不僅如此,新加坡房地產市場也呈現冷熱交替局面。2024年本地樓市一方面出現政府售地計劃中多幅地段流標,顯示地產商對部分開發模式興趣不足;另一方面,私宅市場在低利率環境下銷售異常火爆,可能引發新一輪降溫措施。
今年10月,多個地段的投標因出價過低而流標,這是新加坡政府首次推出完全用於建造長住服務公寓的地段,但唯一的投標價僅為每平方英尺461元,遠低於市場預期。更早前,裕廊湖區白色地段因投標價偏低未能發售,湯申路上段地段也因無人問津而流標。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下半年新加坡私宅市場銷售異常火爆。11月新售出私宅超過2400個單位,為10多年來單月銷量的新高,第四季的總銷量預計超過前三季的總和。分析師指出,降息帶來的低利率環境和本地經濟好轉助力私宅火爆。若當前購房熱潮持續到明年第一季,政府很可能幹預以防止房地產價格過快上升。
特朗普勝選與新郵政事件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1月,特朗普在美國總統選舉再度獲選,政策預期迅速提振市場信心,金融市場一度迎來「特朗普交易」狂潮。股市方面,美國三大股指在選舉後全線飆高,公開支持特朗普的馬斯克則隨特斯拉股票上揚而身家大漲。
因市場預期特朗普可能會採取一系列對加密貨幣友善的監管舉措,比特幣表現尤為亮眼,價格一度升至10萬美元以上。不過,市場也存在隱憂。黃金和新興市場貨幣因特朗普上台承壓,與美元在選後的強勢形成對比。
特朗普競選期間的保護主義言論也引發貿易摩擦的擔憂,亞洲市場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保持謹慎態度。分析師預估,東協國家經濟或會受關稅衝擊,新加坡2025年的經濟增長可能受到0.4個百分點至1個百分點的影響。
圖源:FACEBOOK
除此之外,新加坡一宗併購案也吸引了全球目光,甚至被帶上國會進行辯論。今年7月,德國保險巨頭安聯宣布以約21億元收購英康保險超過51%的股份。然而,安聯事後被指考慮在交易完成後減少英康股本,並將約18億5000萬元還給股東。
這使得當局擔憂併購案可能會削弱英康的社會使命。經過幾個月的審查,新加坡政府在10月明確表態反對這一提案,收購計劃在12月正式告吹。
與此同時,新郵政則在聖誕節前夕被爆出高管存在嚴重失職,集團總裁馮行偉、財務長葉彥杉,以及國際業務部門執行長俞立被即時解僱。內部調查發現,國際電商物流業務部門存在管理不善的問題,而調查歷時近一年才公開。專家指出,這顯示新郵政企業治理機制出現嚴重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