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集体出海弹丸之地新加坡意欲何为?7亿人口的东南亚能否取代欧美市场?

2025-01-03     静姝     7389

去年,中国新能源车出海东南亚的步伐持续加快,在进军欧美市场遇阻后,中国车企开始把销售火力集中到东南亚市场。2024年,中国至少有七个电动车品牌登陆新加坡,其中前11个月注册的中国电动车共6498辆,远超2023年全年的1659辆。

中国车企集体出海弹丸之地新加坡意欲何为?7亿人口的东南亚能否取代欧美市场?

图源:FACEBOOK

中国新能源车企集体进军新加坡

近日,根据新加坡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去年销量最好的中国电动车品牌是比亚迪,共有5068辆注册。名爵和广汽埃安分别以433辆和293辆排在第二和第三。而去年进入新加坡市场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主要有广汽埃安、小鹏汽车、奇瑞汽车、极氪、赛力斯、比亚迪以及合众汽车。

据了解,在新加坡买车的费用全球最高,拥车证价格不断上升,让许多消费者打退堂鼓。此外,本地汽车市场规模相较于其他东南亚市场要小很多,车商必须在价格和品质上竞争,才能吸引已经为数不多的潜在买家。

尽管如此,新加坡仍在短短的两年内吸引至少10个中国电动车品牌进驻,主要是因为本国政府大力提倡使用电动车,而且拥有良好的充电设施。

中国车企集体出海弹丸之地新加坡意欲何为?7亿人口的东南亚能否取代欧美市场?

图源:FACEBOOK

小鹏汽车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在新加坡的发展潜力巨大。新加坡的国土面积、气候、出行方式,以及消费者对绿色出行的认知,都非常适合新能源的推广。新加坡与香港类似,新能源的渗透率实际上已达到70%至80%的水平。

虽然本地汽车价格不菲,但新加坡人均收入高,仍有许多人买得起电动车,未来电动车价格会继续下滑,到时会有更多人负担得起,所以说新加坡对于中国车企算是真正的潜力市场。

新加坡已成中企出海东南亚关键跳板

事实上,中国电动车品牌齐聚新加坡并非只是为了抢占市场,毕竟新加坡的市场空间极其有限。中国车企出海的目标是整个东南亚,新加坡只是跳板而已。

要知道,欧盟对中国汽车征收最高45.3%的关税,美国则征收100%的关税。相对来说,东南亚的进口门槛较低,以新加坡为例,进口汽车需要缴交相当于抵岸价20%的国产税。当前,东南亚已成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加速出海的布局中,中国车企与东南亚的经销商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对此,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策略与政策系高级讲师蔡道铝博士分析,东南亚是中国汽车厂商的主要市场,也是价值链的必要环节。这个地区肯定会大量使用电动车,许多区内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拥有生产电池的庞大天然资源。所以东南亚不仅是电动车的消费市场,也是电动车价值链的重要部分。

中国车企集体出海弹丸之地新加坡意欲何为?7亿人口的东南亚能否取代欧美市场?

图源:FACEBOOK

不仅如此,东南亚人口多达7亿,市场规模庞大,而且拥车人数不多,电动车渗透率也很低,所以对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来说具有巨大增长潜能。此外,东南亚获得当地政府保护的汽车制造商很少,外企进入市场的挑战较欧美市场小很多。

不过,这并不代表东南亚就能取代欧美市场。毕竟欧美消费者的购买力较高,而且欧美是中国以外的最大汽车市场。鉴于此,虽然东南亚靠近中国主场,当地政府也欢迎外企,但它不能取代作为欧洲和美国。

因此,中国车企集体出海东南亚不仅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更多也是为了铸造品牌形象,以便于将来在全球推广中国汽车品牌。

中国车企集体出海弹丸之地新加坡意欲何为?7亿人口的东南亚能否取代欧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