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企開始融入新加坡,全球化新故事就開始了

2025-01-03

想吃到玩法的紅利,先要了解遊戲的規則,這不僅是一次出海,更是一場融入全球化舞台的深度探索。

新加坡眼近期(12月18日)聯合創新地圖舉辦了「前哨·東南亞系列論壇」直播,邀請鴻德集團董事長張原天博士與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煜全,圍繞「中企全球化和新加坡的價值」展開討論,重點分析了中資企業如何藉助新加坡的獨特優勢,邁向全球化2.0。

本文是繼《》之後的第二章。

機會與責任的雙車道

新加坡作為全球化程度極高的國家,其開放的市場環境和完善的制度吸引了眾多中資企業。

「然而,政府的優惠的條件是:你得為新加坡做出貢獻。」王煜全這句話道出了融入新加坡的真正含義。

「是的。」張原天贊同道。新加坡的「服務精神」並不僅限於客戶服務,而是一種對社會和國家的整體服務意識,即參與本地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實際行動。

例如,新加坡政府強調僱傭本地員工的要求,並提供相應的招聘補貼。其核心理念在於,通過企業的發展反哺社會,為本地創造就業機會,從而實現雙贏。

張原天笑著解釋,理解這種服務精神最好的方法就是沉浸在當地的文化與生活中。

融入的開始:感受新加坡

要真正融入新加坡,企業不能止步於政策的學習,還需要用心體驗這裡的文化與生活。

張原天提到,希望大家不要過來早上過來,晚上就恨不得趕飛機回去。花點時間「坐坐新加坡的公交和地鐵,逛逛這裡的市場,看看這裡的圖書館」。

通過這樣的沉浸式體驗,企業家才能真正理解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以及價值觀。

這些點滴的觀察,最終會幫助企業在產品設計、服務模式以及管理理念上找到與新加坡社會的契合點。

融入的價值:為全球化賦能

在全球化2.0的時代,中國企業需要新的金融形態來支持。歐美的金融機構看似發達,卻因為對中國和製造業不了解,很難理解全球化供應鏈的優勢並提供充分的支持。

而本土的金融機構市場化在全球化方面又相對滯後。反之,新加坡的投資機構一直是全球性的,且兼顧了中國和西方主流市場。

但是,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需要新加坡金融機構深入研究,做出針對中國企業的金融創新。

通過融入新加坡,企業可以形成更強的內外部連接。對內,通過僱傭本地員工,完善管理模式,提升企業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對外,通過在新加坡的成功實踐,當創造的價值被資本所認同時,中國企業才能在全球化過程中實現騰飛。

Alex丨編輯

Alex丨編審

新加坡眼丨來源

新加坡眼、pixabay丨圖源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雅詩閣將在全球擴張業務 預計2028年之前開設逾300家新住宿房地產
  • 三名男子涉嫌參與洗錢犯罪組織 周二被控上庭
  • 本田預虧六成 日產現25年最大虧損
  • 黃永宏:我國扮演中間人角色 無法左右大國決策但可誠實反饋
  • 女神卡卡星期天開唱掀時尚熱潮 閃亮前衛服飾需求增加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