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比班级规模大小更能决定教育成果?多数教师不认同

2025-01-05     静姝     4624

不愿具名的小学教师(34岁)目前是一名低年级级主任。

她也告诉红蚂蚁,减少班级人数能够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每个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她认为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个别辅导和互动。

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她认为,班级人数应该减少,但不能因此而让教师承担更多班级的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教师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真正改善。

她补充说:“光是批改作业的负担就会减少了。”

在社区发展与心理学经验丰富的教授Hana Alhadad就投函给《海峡时报》表达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教师素质和班级规模必须并重,才能共同促进教育成果的提升,不应该是在两者之间二选一,或孰轻孰重。

大量研究已经显示,小班授课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好处。

对学生来说,小班授课意味着有更多机会提出问题、获得反馈并参与讨论;小班授课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使他们能够专注于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这种模式形成了一个正向反馈循环:更好的师生互动、提升的学习效果以及更高的教师满意度。

她也指出,专业发展、导师指导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始终是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学人才的关键,但这些努力只有在可控的课堂环境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教师素质比班级规模大小更能决定教育成果?多数教师不认同

(刊登在2025年1月3日《海峡时报》言论版。)

另一名读者Chng Poh Hwa也致函给《海峡时报》言论版表达自己的看法,学校的班级规模似乎和他50多年前上学时,并没有太大变化。

他指出,他了解到许多优秀的教师离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时间不足,无法提供他们认为学生应得的高质量教育。因而,他觉得缩小班级人数有助于留住这些专业人才。

教师素质比班级规模大小更能决定教育成果?多数教师不认同

(刊登在2025年1月3日《海峡时报》言论版。)

尽管教育部长陈振声一再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认为单纯增加教师数量无法确保质量,但许多教育专家和在职教师依然认为,教师素质和班级规模应当并重,共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显然,短时间内当局应该是无法吸引更多教师加入。

目前让新加坡政府头疼不已的“新加坡人不爱生孩子”的问题,以及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的情况,或许也不完全是负面的。未来的师生比例也许会因此而有所改善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