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劇貧窮 大馬童婚夢魘仍在延續

2022-02-08

「小孩就是小孩,要指望一名16歲的女孩,足夠成熟到可以步入婚姻,這是錯誤的想法。」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由於家庭經濟壓力,馬來西亞童婚現象有所增長。同時,東南亞國家是世界上童婚率最高的地區。

《南華早報》報道,在馬來西亞有雙重法律體系,只要年滿16歲大馬穆斯林就可以結婚,因為大馬穆斯林須遵從伊斯蘭法;而占大馬人口3270萬人(28.7%)的非穆斯林則遵循普通法,雙方必須年滿18歲法定年齡方能結婚。

麗婭(化名)就是一個例子。七年前,麗婭還差幾個月就要參加大馬教育文憑考試了,這時她發現自己懷孕了。17歲的她退學了,但仍然參加了期末考試,英語成績為A,其他科目為C或D。這足以讓她獲得大學預科班的入學資格,但她決定嫁給當時32歲的男友。

現年24歲的麗婭說,她的母親支持她的決定,因為她母親認為結婚可以讓她「定性」,而她的母親同樣也是單親媽媽,離婚後獨自撫養她長大。

現在回想起來,麗婭說她後悔自己的決定,儘管她很喜歡撫養她現在七歲的兒子。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貧困,導致全球童婚現象有所增長。(圖:網際網路) 16歲結婚思想還未成熟 婚後的最初幾年,她飽受產後抑鬱和疲憊之苦。她的丈夫在結婚前一直在打零工,但她拒絕繼續過這種不穩定的生活,所以在生完孩子7個月後,她被迫在一家寵物店找到一份銷售助理的工作,每月僅掙215美元(900令吉)。

「我很幸運,孩子一出生就由我的父親照顧。他支付了醫院的帳單,並為孩子提供了所需的照顧。」

她希望,她也有機會成為一名「普通」的青少年,因為當每個人都沉浸在那美好的青蔥歲月時,她卻已在家裡為人妻母,但除了她自己,她無權怪罪他人。

「這是一次非常糟糕的經歷,我很高興我有機會分享我的故事作為一個教訓。」

她在結婚18個月後提出離婚,她認為大馬有必要修改法律,禁止18歲以下的青少年結婚。

「孩子就是孩子,指望16歲的孩子成熟到可以結婚是錯誤的。為什麼我們要讓女孩們成熟起來,就像她們是等待採摘的水果一樣?」

南亞是全球童婚率最高的地區 聯合國將童婚定義為未滿18歲以下的兩人結為夫婦。然而,大馬童婚現象在亞洲並不罕見。

目前,南亞的童婚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據報告指出,20至24歲的所有女性當中,有45%女子在18歲前結婚,幾乎每5個女孩中,就有1人在15歲前結婚。

印尼也面對童婚問題,該國政府正致力於減少童婚。可是,隨著新冠疫情肆虐,加劇了貧困家庭的絕望,印尼的童婚現象正在上升。

然而,去年12月,大馬首相署(宗教事務)部長依德里斯拒絕了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提出的將最低結婚年齡提高到18歲的建議。

大馬僅雪州修訂穆斯林結婚年齡 目前,作為大馬半島的主要經濟重鎮,雪蘭莪州是唯一將穆斯林法定結婚年齡改為18歲的州屬。至少其他五個州和三個聯邦直轄區,包括商業首都吉隆坡和政府所在地布城,已經同意修正該州或直轄區的伊斯蘭家庭法。

但一些更為保守的州屬,如玻璃市、森美蘭、吉打和吉蘭丹,尚未同意將法定結婚年齡提高到18歲。

與此同時,在東馬沙巴和砂拉越,童婚也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不僅是在穆斯林中,而且在該州眾多的次種族群體的土著社區中,這些人都要遵守他們自己的「風俗」或民間習俗。

2020年1月至9月間,大馬錄得543起童婚,包括此類結合的申請。根據婦女部的數據顯示,砂拉越的登記人數最多。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於2018年的數據顯示,沙巴州的穆斯林童婚人數最多,有334起。

全球童婚數量激增的原因是疫情加劇貧困,導致許多家庭把女兒嫁出去,以減輕經濟壓力。圖為疫情期間醫護人員深入偏鄉地區協助接種疫苗。 (圖:美聯社) 疫情加劇貧窮 童婚數量激增 專家表示,全球童婚數量激增,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貧困導致許多家庭把女兒嫁出去,以減輕經濟壓力。

UNICEF兒童保護專家李琳妮(Lee Lyn-Ni,譯音)表示,該組織正與聯邦政府協商,以提高人們對童婚「帶來的風險和威脅的認識」。

李琳妮說:「法律改革是關鍵,前進的一個途徑是將法定結婚年齡定為18歲,沒有例外。」

她說,政府機構也可以研究將童婚定為犯罪的可能性,並指改變態度和行為也是關鍵,因為童婚已在社會和經濟環境中根深蒂固。

她補充說:「除非社會價值觀發生改變,否則反對童婚的人總是害怕受到身體或社會的懲罰。」

鑒於這一問題的複雜性,結束童婚的努力將需要不同的政府部門,從教育到衛生到社會福利局共同努力。

+1

0

+1

0

+1

0

+1

1

+1

0

+1

0

面子書 推特 電郵 Telegram


相关文章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泰警曼谷港口繳獲238噸非法進口電子垃圾
  • 英國科學家展開海洋碳吸收試驗 讓海洋能重新吸收更多大氣中二氧化碳
  • 美國科研人員研發昆蟲般大小彈跳機器人 有望提高救災工作效率
  • 本地手足口症病例一周內每日平均達到61起
  • 馬國失蹤富太案 富商丈夫被警方逮捕助查
  • 柬埔寨種植園發現遺留炸彈 逾百枚仍未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