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實習醫生申訴:常值夜晚連續工作30小時累到差點釀成醫療事故

2022-02-08

冠病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全球。單在今年1月,全球確診數已快趕上2020年全年的累計確診病例。

新加坡的疫情雖沒那麼嚴重,卻也不樂觀。

尤其是踏入虎年後,本地病例數的增幅明顯變大也變快了。上周五(2月4日)的單日新增病例更是疫情暴發兩年以來,首次破萬。

目前的病例大多數都無需住院,不過病例的大量激增,導致全科診所和醫院急診部都大排長龍,讓原本已體力透支的醫護人員,越來越不堪重負。

許多醫生長期處於高壓狀態。(ISTOCKPHOTO)實習醫生Kenneth(假名)告訴《海峽時報》,在連續工作20小時後,他的腦部運作變得很緩慢,計算藥物劑量和做決定也變得更加困難。

他說:

「我發現自己變得神志不清,而且情緒很糟,不再像白天較早時那樣有耐心。我發現我也很容易犯錯。」

初級醫生在職業生涯的頭幾年都必須值夜班。這是長期以來所有本地醫生都必須經歷的傳統做法,只為了確保給患者提供全天候持續護理服務。

最近,人們又開始討論為了保持醫生頭腦清醒和患者安全,是否該重新探討這由來已久的值班制度。

2021年5月21日刊登在《聯合早報》言論版。衛生部長王乙康說過,當局已成立一個由「非常資深的醫生」擔任主席的工作小組,探討如何改善初級醫生身心健康問題,以及與工作壓力相關的因素,如工作時間、值夜班的時長和工作結構。當局將在適當時候分享更多細節。

根據新加坡醫藥理事會的一般指導原則,在公共醫療機構任職的初級醫生的工作時間,每周不能超過80小時。(相比之下,大部分其他工作的每周工作時長只有40小時左右。)

然而,加上夜間值班,原本24小時的輪班,有時會拉長至30小時或更長時間。初級醫生每月需值四到七個夜班。

但初級醫生透露,即使醫院遵循了這些指導方針,但長時間的工作,尤其是值夜晚,常常會讓他們筋疲力盡,無法提供最好的護理。

 

專注精神疾病和心理衛生學術研究的醫生何國豪2021年11月17日投函《聯合早報·交流站》,以鋒利措辭提出,許多醫護人員在工作上飽受精神困擾,卻得不到關注。《海峽時報》日前採訪了好些實習醫生了解醫院內真實的情況。由於這是醫生們實習的第一年,他們受訪時都要求匿名,擔心會影響工作。

當值的日常 當值通常從早上6點開始,和普通工作日一樣,到第二天中午左右才結束。

休息一天後,第三天早上6點又回去醫院上班。

一名初級醫生在正常輪班期間需負責6到10名病人,但當值時,就可能負責3個病房或100名病人。這麼一來,多數病人的病史他們都不太了解,當問題出現時,就必須迅速找出解決方案。

實習醫生Natalie說,當病人有疊加的病況時,憑直覺經驗制定出的治療方案或許並不適合。

「當值時經常就是這樣,只能快速掃過病人病歷,然後試圖解決最緊急的狀況。」

另一位實習醫生James說:

通常沒有時間仔細推敲一個病例,因為其他地方還迫切需要他的關注。

「有一次,同時有三個人打電話緊急找我,其他人根本打不進來。」

實習醫生Clarissa說,

「當值到了隔天早上,我的大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停止運轉,就像一輛車拋錨了一樣。我必須甩掉這種狀態,重新集中精神專注於手上的工作才能撐下去。」

Kenneth說:

「我很多次就差點犯了錯。幸運的是,值班的藥劑師、護士或高級醫生及時發現,才避免對患者造成傷害。」 

儘管住院人數破千,但跟兩個月前破千相比,此時的重症人數明顯少許多。(海峽時報)只要是醫生,都曾走過同一條「苦路」 雖然這些挑戰早已存在,但過去幾十年,醫療保健領域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的初級醫生所面對的挑戰,既不一樣也更多樣化。

1994年畢業的腸胃及肝膽專科顧問醫生韋俊韜說,首先,病人和他們的家人的要求越來越高。醫生也需要做更多的行政工作,增加了他們平日的工作量。

政府國會衛生委員會主席陳有明醫生也說,新加坡的人口老齡化,患者往往年齡更大,患有多種複雜的疾病。

不過韋醫生說,一些資深醫生並不同情年輕實習醫生面對的處境。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他們自己也曾經歷過那種值夜班的苦,而且覺得以前的情況更糟。

韋醫生認為,值班是醫生學習基本技能的重要時期,可以讓他們接觸到各種疾病。

「這就像往海里撒網捕魚。例如我在當實習醫生時只見過一場盲腸炎手術,如果讓實習醫生值班的時間減半,這個網就會跟著縮小一半。」

剛入職一年的醫生卻坦言,值夜班讓他們學會了更好地管理時間和安排工作的優先次序,但並沒有為學習醫學提供最好的環境。

James說:

「我認為,如果你有足夠的空間去好好看病人,而不是電話一直響個不停時,你會學到更多。」

疫情期間人手短缺,院方愛莫能助 (ISTOCKPHOTO)新加坡的三大區域醫療體制:國立健保集團、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和新保集團都表示,已採取措施來保護初級醫生的身心健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其中包括給醫生提供保密諮詢服務、讓他們定期反饋和參與會議,以及給他們提供可在值班時小睡的房間。他們也在嘗試改變工作流程以減輕醫生的負擔。

在一些公立醫院,初級醫生的值夜班時間也縮短至12小時,不再是傳統的30小時值班。他們這種輪班制稱為浮動系統(float system),值班醫生會一直值夜班一至兩周,不會被安排在白天工作。然而,並非每家醫院或每個部門都擁有建立這個系統所需的人力。

國立健保集團說,自冠病疫情暴發後,他們就沒有人手繼續實行這個12小時的值夜班制。


相关文章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泰警曼谷港口繳獲238噸非法進口電子垃圾
  • 英國科學家展開海洋碳吸收試驗 讓海洋能重新吸收更多大氣中二氧化碳
  • 美國科研人員研發昆蟲般大小彈跳機器人 有望提高救災工作效率
  • 本地手足口症病例一周內每日平均達到61起
  • 馬國失蹤富太案 富商丈夫被警方逮捕助查
  • 柬埔寨種植園發現遺留炸彈 逾百枚仍未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