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招生活動結果公布,華僑中學與萊佛士書院領跑截分點

2022-02-09

新加坡初級學院和直通車學校的聯合招生活動結果近日公布,申請者可通過以下渠道獲取投稿結果:

向申請人在註冊時提供的新加坡手機號碼發送簡訊服務(SMS)

JAE 網際網路系統 (JAE-IS),可通過 JAE 網站www.moe.gov.sg/jae 訪問

數據統計,新加坡今年有約1萬9800名學生通過聯合招生活動獲得學額。其中,約39%進入初級學院或勵仁高中,51%進入理工學院,10%進入工藝教育學院,比率與往年相近。

圖片來源:新加坡教育部官網

Q 聯合招生計劃是什麼?

A:聯合招生計劃(JAE)由新加坡教育部(MOE)推行,允許新加坡劍橋GCE"O"水準證書持有者申請入讀以下課程:

大專(JC)

勵仁高級中學(MI)

理工學院

工藝教育學院(ITE)

萊佛士、華僑領跑截分點

據悉,各校的截分點大致上與去年相同。幾所學校的理科班截分點減一分,意味入學門檻比去年略高。

萊佛士書院和華僑中學的截分點與去年相同,理科和文科分別維持在4分和5分,依舊是18所提供兩年高中教育的初院和直通車學校之中,入學要求最高的

1 萊佛士書院

圖片來源:新加坡萊佛士書院官網

萊佛士書院(Raffles Institution)是新加坡的一所只收男生的自主中學,作為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學校,萊佛士書院一直都是新加坡最頂尖的學校之一自1993年新加坡教育部發表官方的中學排名以來該校一直保持第一或第二。

2 華僑中學

新加坡華僑中學(Hwa Chong Institution,簡稱「華中」)是一所新加坡6年制的自主中學。

新加坡華中設有4年制初中部和2年制高中部,為12歲到18歲的學生提供教育。雖然教學已更改為英語,但依然保持了比較濃厚的華文背景。

圖片來源:新加坡華僑中學官網

學校實施的直通車計劃,使學生能夠接受6年完整的中學教育,不必再在4年之後參加O水準會考。

Q 截分點怎麼算?

A:各校的截分點取決於最後一名被錄取學生的總積分,不由學校預設。

學生是以O水準第一語文和最佳五科(L1R5)成績的總積分報讀初院和直通車學校的高中部,積分越低代表成績越好。

每年的截分點可能會依學生成績、選校等因素而不同,一般只出現一兩分的差別。

學生的報考情況

據悉,在今年的O水準考生當中,約51%在第一選項報讀理工院課程,其中約40%也具備念初院的資格,比率也同過去幾年相近。成績公布之後,考生需要注意以下的關鍵點。

1. 報到日期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初級學院 Junior Colleges

勵仁高中 Millennia Institute

理工學院 Polytechnics

工藝教育學院 ITE

教育部發布的文告顯示,進入初級學院或者勵仁高中的學生,必須在2月7日前往新學校報到。

學生如果有正當理由無法在當天報到,可以直接聯絡校方。

報讀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的學生則會收到個別學府的書面通知。

圖片來源:英華初級學院官網

2. 關於轉學

初級學院 Junior Colleges

勵仁高中 Millennia Institute

如果想要申請轉學到另一所初級學院,那麼學生應直接聯繫想要轉學的初級學院。如果初級學院有空缺,並且申請人達到了今年的成績要求截止點,初級學院會酌情考慮該申請。

想要申請轉學到勵仁高中的學生,也可以直接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聯繫勵仁高中。

3. 關於上訴

理工學院 Polytechnics

勵仁高中 Millennia Institute

申請者若想要轉到另一所理工院或工藝教育學院報讀兩年的高級國家工教局證書(Higher Nitec)課程,可通過聯合招生計劃網站上的上訴系統,遞交上訴申請。

上訴系統網址:https://jaeappeal.edu.sg/home/index.aspx

申請時間:2月4日上午9時至2月9日下午4時

需要上訴的同學必須在這個時間段申請。最終上訴申請結果,將會在2月22日上午9時在上訴網站上公布。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留學通關全攻略!2025最新入境指南,輕鬆搞定初到難題
  • 中考失利不要慌!其實在新加坡上完初中可以直接讀本科
  • 留學道路選擇|2025年新加坡留學準備與方案規劃
  • 新加坡國立大學宿舍申請時間匯總!含本科及研究生宿舍!
  • 新加坡留學通關全攻略!2025最新入境指南,輕鬆搞定初到難題
  • 別花冤枉錢!2025新加坡國際學校入學攻略,低成本高回報留學就這麼辦
  •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申請條件:學歷與學術,申請材料,特殊專業
  • 宣布!南洋理工大學成立新學院
  • 新加坡低齡留學熱背後:「OWP倡議」打破家校邊界,家庭參與藏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