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的金州勇士,經過賽季初期的大放異彩後,最終還是回歸凡塵。根據NBA最新公布的近10場攻防效率顯示,他們防守端中規中矩,但是進攻端的問題暴露無遺,不出意外地掉落到第三梯隊,僅僅能在奇才、黃蜂、公牛等擺爛球隊中找到存在感,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首先,在NBA季中錦標賽結束後,勇士的戰術打法被更多球隊研究,尤其是針對替補射手巴迪希爾德的盯防,更加嚴密,這位比肩克萊的替代品卻在過去的比賽中原形畢露,場均投出20.7%的三分球命中率,簡直有些不忍直視。一旦沒有了可以穩定輸出彈藥的投手,勇士隊無法撕裂對手的防守陣型,製造更多的空間,這樣的局面直接限制了格林、維金斯以及庫明加在油漆區內的發揮,進而讓勇士的進攻終結集中在個人單打,如此低效的操作制約著球隊的得分。
其次,主教練科爾沒有一套常規的輪換。雖然錫伯杜業內的口碑不佳,常常使用8人輪換,但是他的職業精神在於人數穩定,其他角色球員的作用就是充數,幫助紐約尼克斯完成最基本的組隊要求。只不過兩位教頭的執教理念不同,科爾更願意做出嘗試,本賽季的場均輪換人數維持在12人,除了能證明球隊的陣容深度足夠外,貌似沒有太多的用處了。隨著隊內傷員的增多,科爾始終沒有妥協,而是採用趕鴨子上架的方針,不斷地激活第三陣容的球員出場。
在上一場戰勝費城76人的比賽中,科爾重用了190萬年薪的桑托斯,這位名不見經傳、場均僅能貢獻1.8分的前鋒,卻打出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全場出戰25分鐘,貢獻13分,外加3記三分球,成為球隊贏球的奇兵,但絕大部分的功勞在於科爾的知人善用。而今日輸給印第安納步行者的比賽中,科爾繼續將自己的魔力發揮到極致,再次打出令人詫異的「一張牌」,213cm的中鋒昆滕·波斯特。作為24年第52順位的新秀,他本賽季僅為球隊出戰過三場比賽,沒有任何經驗,卻被教練組委以重任,這樣的排兵布陣,著實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值得關注的是,這位荷蘭新人並沒有怯場,全場比賽出戰7分鐘,三分2投1中得到6分,成功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而科爾也在第一時間讚賞愛徒,但他通過大個子球員投射三分球作為話題,直接向總經理鄧利維取經,如果球隊中有一個能拉開空間的大個子,球隊通過擋拆外彈的戰術,瞬間可以拉開球場空間,但是這樣的提議並不局限於中鋒球員,奧托-波特和別利察身上也有這種屬性,此番言論的畫外音無不在向鄧利維施壓補強有投射能力的前場球員。
然而,鄧利維有利於體系外的引援,就是球隊失利的第三個原因。雖然施洛德頂著世界盃MVP的頭銜,但是他與庫里的後場完全沒有梅爾頓那般侵略性,制服組仍然在努力嘗試調整,無法改變輸多贏少的局面。亦或許科爾的這番言論會讓球隊在後續的補強中,有了具象化的目標,而不是想當然地追求一個看似適配的球星,不得不說,鄧利維自上任以來,每一筆操作並沒有幫助球隊實現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