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加坡藝術周的重頭戲,由國家美術館主辦的晝夜璀璨藝術節(Light to Night Singapore
2025),已邁入第九個年頭。今年的主題是「你看見我了嗎?」(Do You See Me?),藝術節聚焦在本地藝術家的作品,邀請公眾「看見」社區的多元化和多面性,畫廊也與不同藝術家和項目合作,希望能讓獨特小眾視角的作品「被看見」。
2025年晝夜璀璨藝術節執行總監王珍敏表示,在「你看到我了嗎?」這一主題的引導下,藝術節探索了構成我們社區的複雜身份,從而引發人們對自我、他人、多樣性和歸屬感的新看法。
「這與我國獨立60周年和國家美術館十周年慶這兩個重要的里程碑,產生了共鳴。我們希望藝術節的訪客,能夠通過激動人心的藝術節陣容,體驗到藝術在塑造自我和探索社區方面的影響和力量。」
知名雕塑家和新加坡文化獎獲得者韓少芙(Han Sai Por)標誌性的自然造型石雕作品,轉化為六個彩色的大型充氣雕塑,亮相於政府大廈前大草場。
酷似熱帶棕櫚樹的這組充氣雕塑,名為《熱帶雨林之旅》,由人造材料建造而成,詮釋了不斷變化的城市景觀和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的。
首次投影已故藝術家作品自2016年起,國家美術館就邀請本地和東南亞的資深和新興藝術家為燈光投影匯演「藝登豐碑」(Art Skins on Monuments)創造繪圖作品。
今年,國家美術館首次將兩名已故藝術家——榮獲新加坡文化獎的畫家莊心珍,以及峇迪繪畫家藝術家惹化·拉迪夫(Jaafar Latiff)的藝術遺產,與印度尼西亞多媒體設計工作室 Arafura合作進行再創作後,投影到外牆。
此外,舊國會大廈藝術之家、維多利亞音樂廳和亞洲文明博物館的外牆上,也將呈現不同主題的燈光投影。
節日村一連三個周末登場晝夜璀璨藝術節由國家美術館、亞洲文明博物館、維多利亞劇院和音樂廳、藝術之家(The Arts House)、濱海藝術中心和福南聯合舉辦,一些活動屬於付費體驗項目。公眾可上網lighttonight.sg了解詳情和提前預訂。
其中一項付費體驗是新加坡雨影工作室(Rainshadow Studio)的 「稀缺城市」(Scarce City)裝置,旨在通過互動燈光遊戲,引發關於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對話。參與者也可以在由草莓公司(另一項互動劇場體驗)製作的《逃離藝術》(Escape the Art)互動劇場中,解開以前從藝術作品中逃離的人物之謎。
聖安德烈路一帶將首次在所有三個周末變成「Art X Social節日村」,讓公眾品嘗美食,觀看錶演和參與遊戲。國家美術館的新加坡庭院(Singapore Courtyard)也將變成社區空間「起居室」(The Living Room),舉辦藝術家講座、藝術工作坊和 EATMEPOPTART 的 DJ 表演等。
藝術節期間,國家美術館將在每周五和周末,免費向公眾開放,並延長開放時間到晚上11點。
為期三個星期的晝夜璀璨藝術節,將一直舉行到下個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