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還記得,現任麥波申單選區議員陳佩玲在2011年大選期間首次亮相時,吸引了許多選民的注意。
網民於是施展超強的「肉搜」功力,查出了她的背景,包括她丈夫的身份,也就是時任總理首席私人秘書(Principal Private Secretary,簡稱PPS)黃好游。
網民當時的一個反應,紅螞蟻至今還清楚記得:
「她(陳佩玲)的老公為什麼做一份只有女人才做的工作?」
這倒不是對女性的不尊重,更可能是因為黃好游職銜中Private Secretary(私人秘書)的字眼,誤以為首席私人秘書是類似某位老總的私人助理加秘書,一般由女性擔任的文職工作。
但如果仔細觀察這些首席私人秘書的職業軌跡,就會發現這個職位遠不是一般的文書工作而已,擔任這個職位的人本身就已經是高級公務員,完成任期後往往還會受委領導職務,從政的也有,現任內閣部長當中就有四人走過這條路。
「不遺餘力地支持他」
在新加坡,總理、副總理和資政都有首席私人秘書或特別助理(Special Assistant)協助,任期一般為三年,但在特殊情況下可能延長。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這個職位的職責,可以借用黃循財總理在去年的國慶群眾大會上,感謝李顯龍資政的話:
「我想,我只會當三年首席私人秘書,而他(李顯龍)擔任總理的時間還長得多。他必須跑一場馬拉松,但我有餘裕全力衝刺,不遺餘力地支持他,我也努力做好這點。」
黃循財從2005年至2008年擔任時任總理李顯龍的首席私人秘書,他口中的「全力衝刺,不遺餘力」若用大白話來說,就是沒日沒夜、傾全力協助領導的意思。
這個職位的確切職責範圍沒有正式公開,但我們能從歷年來擔任過這個職務的人在公開場合與社交媒體上透露的細節,以及《近看李光耀》(Up Close with Lee Kuan Yew)一書中,13名李光耀首席私人秘書的回憶,拼湊出一個大概。
2008年,時任總理李顯龍(左)為國慶群眾大會演講做準備,首席私人秘書黃循財從旁協助。(數碼發展及新聞部提供)須充分了解領導立場
首席私人秘書工作較廣為人知的一個環節,是為領導撰寫演講稿。
值得注意的是,首席私人秘書所服務的領導若不是國家掌舵人,便是最高領導之一,演講是他們傳達重要訊息的主要渠道,非同等閒。
因此,首席私人秘書撰寫演講稿時,必須能夠從領導的角度看待並闡述課題,還要深入淺出,確保聽眾能夠理解。
與撰寫演講稿看似不同,但實質上相通的另一項工作,是傳達領導的指示,確保它們妥善執行。
建國總理李光耀的第一任首席私人秘書林祥源就指出,他必須向與自己接觸的人傳達和解釋李光耀的想法。
副總理王瑞傑在2015年的臉書貼文《李光耀的紅箱子》中,除了介紹裝著李光耀公文的紅箱子,也描述自己擔任李光耀首席私人秘書時,如何處理紅箱子裡來自李光耀的指示:
「(紅箱子)送到辦公室後,我們會立刻投入工作。李先生的秘書們會謄寫他口述的指示,而我會跟進那些需協調多個政府部門的指示。」
了解領導想達到的目標,清楚傳達給相關政府部門,再協調各部門的工作,對首席私人秘書的智商、情商和溝通能力都是考驗。
領導還可能在不同時刻都提出各種要求,王瑞傑在貼文中也憶述,亞洲金融風暴期間,他經常接到李光耀的來電,要他查證某些事實,或替他安排與金融專家會面。
1994年至1997年擔任李光耀首席私人秘書的陳慶鏻也透露,由於李光耀頻繁出訪中國,他經常得在飛行途中翻譯外交部與貿工部簡報裡頭的關鍵詞彙,以便李光耀與中方領導會談時參考。
學習能力不能差
一眾首席私人秘書談及他們的任期時,不約而同提到:無論是從旁觀察,或直接獲得指導,他們都學了很多。
衛生部長王乙康去年4月在臉書上貼文回憶自己擔任時任副總理李顯龍首席私人秘書的時候,如何直接受益:
「由於我的華文背景,我當時的英文寫作能力並不強...... 李總理說,那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並多次只用幾個精簡的句子,以口述的方式說明自己會如何做出一項政策宣布,包括闡述其背景、理由和所涉及的改變...... 這大概也是我當上部長後,最常使用的一套技能。」
領導與外國訪客會晤,或出國進行官事訪問的時候,經常能見到首席私人秘書的身影。
他們即使不直接參與會談,也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細聆聽,因為領導在會談後隨時會詢問他們對會談的看法,考驗他們的思辨能力,也給予他們指導。
1978年,時任總理李光耀在總統府會議室與時任西德經濟部長郎姆斯多夫(左三)會面,首席私人秘書林祥源(右三)陪同在側。(海峽時報)臉皮不能薄!
由此可見,擔任首席私人秘書也是個學習的過程,當然臉皮也不能太薄,這點從其中兩位的經歷可以看出。
交通部長徐芳達當年參加面試的時候,李光耀在面試結束前,問他是否熟悉首席私人秘書的工作範圍。徐芳達答道:「不清楚,但我會儘快上手。」
李光耀秒回:
「我還沒決定要選擇你。」
但李光耀最終還是選擇徐芳達為首席私人秘書,後者在2008年到2011年間擔任這個職務。
相比之下,陳慶鏻的「遭遇」可能更悲催些。
據他回憶,他在應徵首席私人秘書職位時,李光耀看了他的履歷就直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陳慶鏻,你不合格。你的華文考C6。我在找一個華文程度好的首席私人秘書。」
幸好他沒有立即放棄,而是向李光耀解釋自己當年考O水準時發生了一些事,導致成績受影響,李光耀進一步了解了他的語文背景後,允許他參與首席私人秘書的測試,陳慶鏻通過測試後,才走馬上任。
任期結束後執掌一方
經過三年任期的磨練後,首席私人秘書一般會出任法定機構局長、政府部門的常任秘書或副常任秘書,從政的也大有人在。
除了現任內閣中的黃循財、王瑞傑、王乙康和徐芳達,前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也是一例,他從1992年到1995年擔任時任總理吳作棟的首席私人秘書。
前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左二)2020年退出政壇之際,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左三)將以上這張1994年攝於總統府的照片傳給許文遠留念。當時,吳作棟擔任新加坡總理,許文遠則是他的首席私人秘書。(取自MParader臉書)
2000年到2002年間擔任內閣資政李光耀首席私人秘書的葉成昌,是現任公務員首長。
文首提到的黃好游,則是現任衛生部常任秘書(服務)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常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