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了一場雨,街道就流淌成河,人車畜共用一條「水路「,應該很少有機會能在大城市的馬路看見馬,甚至還有駱駝。眼前景象雖然令人懊惱,但不少孩童把它看成溪流,盡情戲水玩鬧。
我們坐在被譽為「印度道路之王」的黃色德士里,和這座城市保持了安全的距離。這些大使品牌的德士自上世紀60年代就在加爾各答的道路上招搖過市。
我們堵在「河流」當中,此時最古老和原始的交通工具就能發揮作用,身邊駛過一輛輛的人力車夫,不少拉車人是爺爺級別的老人,一頭霜白,頻頻用格子小圍巾拭去臉上的雨水。加爾各答應該是全世界還是使用人力車作為交通工具的城市,車夫通常是由印度其他地方移民前來找生活的異鄉人,出賣廉價的勞力換取微博的薪水,他們通常就睡在人力車裡過夜。
多年來,人權團體和管理當局都在試圖禁止人力車的使用,一些人認為人力車是落後的象徵,和殖民時代的產物。2006年,當地政府開始停止發放和更新人力車執照,目前根據不同的數據顯示,目前加爾各答有約500至5000名人力車夫,數字差異之大,或許也顯示出這個行業里的混亂局面。他們主要的服務對象是需要短程服務的當地人,一些家庭也會包人力車送孩子上下課。
加爾各答最有意思的事情總在街道發生。一群穿著斑斕紗麗的婦女走過,為灰撲撲的城市帶來一抹抹流動的色彩,還自帶哐啷哐啷聲響,身上一串串的腳環和手環,如隨身攜帶的小樂器。
城市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是廁所,散發著尿膻味,街上永遠有睡覺的人,只需要幾張飽經風霜的紙皮和草蓆,就可以建築成家。街道總讓小販占據,擺賣著各種服務。如果你能安心地在街邊吃一杯奶茶加一份加爾各答卷餅,那麼你將能收穫不少當地人友善的目光。我也因此獲得不少短暫的友誼和閒聊。
這樣的城市會令人快樂嗎?加爾各答被封為快樂城(City of Joy),這稱號出自法國作家Dominique Lapierre的同名暢銷書。小說以加爾各答為背景,刻畫了貧民窟里底層人民的生活,他們每天面對著命運的煎熬,但依舊能苦中作樂。
書里主角之一是一名人力車夫,他說過:「如果這不是你所期盼的旅程,請不要感到驚訝。」攜帶這富有人生哲理的金句前往印度旅行,對眼前所見所聞雖然還會受到文化衝擊,但它讓你更能接受這一趟旅途上所布置的驚喜盛宴。當我們學會把驚嚇都看成驚喜,你就會喜歡印度,也能接受這些殘酷的安排。
這是一座還沉浸在舊世界中的城市,它讓居民懷有一種近乎尷尬的驕傲。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7世紀將加爾各答打造成港口城市,並迅速發展。1772年,加爾各答成為英屬印度的首都,行政、商業和文化中心。20世紀初加爾各答發生了好幾場內亂,殖民政府才遷都至更安全的德里。這座城市的風光開始褪色,帶不走的華美建築,任其腐敗,滋長了塵埃,成群的烏鴉和鴿子扎堆,纏繞的電線像是一幅幅孩童的塗鴉,無法理清頭緒。
維多利亞紀念堂是城中保存得最好的英式建築,位於市中心占地25 公頃的Maidan廣場。這棟以大理石打造的地標建築,混搭了英式和東方風格,為了紀念於1901年逝世的維多利亞女王而建。經過20年的漫長施工,這棟大樓於1921年底落成,建築內有個博物館,展示了大英帝國時期的繪畫、雕塑和工藝品等。
Maidan是波斯語,意為集合的地方,類似我們的Padang。在Maidan周圍儘是一些華美的殖民地建築,排排站,像盡忠職守的老僕人,郵政局、法院及銀行大樓等都值得一看。一些房子經過重新上漆,看起來不至於落魄,但不少建築滿臉風霜,時間留下栩栩如生的印記。
為了進行貿易及統治,由英國人掌舵的東印度公司於1780年在加爾各答設立總部辦公大樓(The Writers』 Building),當時這棟樓是城中唯一的三層建築,目前所見的建築群,則是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和擴建,但它依舊保留了原建築的骨架。設計帶有法式文藝復興風格,建築門面上豎立著代表了商業、司法、科學的農業的雕像。
這座城市,這個樓房,還和新加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1819年,史丹福·萊佛士受到加爾各答的印度總督哈斯丁的授權,並在新加坡建立殖民地。由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總部設在加爾各答,新加坡也自然在其管轄之下。
印度脫離殖民統治後,這棟大樓也成了當地政府的辦公地。建築年久失修,現在正在進行修復工程,但我們依舊能由外觀瞥見它曾經有過的風光。
不遠的郵政總局同樣擁有超過250年歷史,帶有顯目的巨大拱頂,建築里也設有小型博物館,展示了現代郵政服務在印度的發展。
加爾各答沿著胡格利河而建,兩岸有頻密往來的公共渡輪,和當地人一起擠上渡輪,更能感受到濃厚的生活氣息,這也是觀賞豪拉大橋的最佳角度。跨越胡格利河的大橋全長約705米,像躺著的艾菲爾鐵塔。大橋建造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使用2萬6000噸的鋼鐵建造而成,它曾經是世界第三長的懸臂橋,至今依舊發揮著重要作用,每天估計有約10萬輛汽車經過。
我們在甲板上吹著古老的河風,兩岸的人間煩囂都被眼前的這條河靜靜收納。孟加拉詩人泰戈爾是加爾各答最有名的居民,城裡的故居也改為博物館。他的詩歌里多次出現河流和船的意象,往往代表著對安逸生活的嚮往。沐浴在河風裡,或許在這條河上,是城市裡唯一還能捕抓到日常詩意的地方。
關於作者
葉孝忠,前《孤獨星球》指南出版人,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者,Ted講者、新加坡作家節中文活動策展人,目前從事教書、出版和寫作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他出版的暢銷書《食遇》(關於新加坡美食文化)《12345》(關於新加坡小眾景點)分別書寫新加坡人文和美食,曾入圍新加坡文學獎。他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兼任高級講師,負責教授創意設計思維。他最新出版的《我給新加坡寫了一本馬來西亞》,寫馬來西亞的小眾景點,已經在書店上市。
他也經常帶團去吃榴槤,聽有趣的榴槤故事,目前正在打算撰寫一本關於新馬榴槤的新書。
他也經常舉辦新加坡的本地游,走小眾路線,聽新加坡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微信了解。也可以持續關注這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