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手足口季」,最近萬事通身邊不少寶寶都中了手足口,有孩子更是半夜發燒39.7度......
衛生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周,新加坡日均27起手足口病例,是同期的一倍。與此同時,流感人數也增加了10%。
新加坡幼兒園多個寶寶中手足口
有孩子半夜發燒39.7度
早前,通心粉璇璇收到了好幾封幼兒園發來,提醒有孩子中了手足口的電郵。
前幾天她抱著寶寶喂奶的時候,發現孩子不怎么喝奶了,而且還一直用手抓喉嚨,體溫也有點發燙。
一量體溫,39.1度。用手電筒照喉嚨,發現了幾例「小紅痘痘」,璇璇知道,這應該就是中了手足口。
儘管給孩子喂了退燒藥,可半夜還是高燒到39.7度,璇璇只能把孩子抱起來進行物理降溫。
璇璇知道,手足口這個病沒什麼特效藥,只要挺過前2-3天,等到手足口的紅痘痘「發」出來,高燒自然就會退了。
果然,第二天晚上,寶寶的手腳上開始出現紅點點,體溫就降到了37.6度。雖然沒什麼大礙,但寶寶這2天幾乎沒怎麼吃東西,讓璇璇心疼得不行。
新加坡1月第一周日增27起手足口
幾乎是同期的一倍
醫生提醒:春節期間是手足口高發期
根據衛生部的數據,1月第一周新加坡日增27起手足口病例,幾乎是同期的一倍。
另外,1月第一周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例也每天超過2700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約9%。
位於榜鵝的一家兒童診所最近接診的手足口症患者增加了大約20%。診所王醫生表示,年底的聚餐、旅行和學校活動是病毒傳播的重要原因。他提到,手足口症患者除了常見的紅疹和口腔潰瘍外,還可能出現其他症狀。。
王醫生解釋說:「手足口症經常伴隨呼吸道症狀,比如流鼻涕、咳嗽和痰,也可能有腸胃問題,比如嘔吐和腹瀉。這些症狀有時候會讓人誤以為是其他病毒感染,但通過醫生檢查後,才能確認是手足口症。」
醫生提醒,春節期間是手足口病毒傳播的高峰期,並呼籲公眾保持警惕。
預防手足口要勤洗手
保持好個人衛生
那麼該如何預防手足口呢?
目前還沒有疫苗可有效預防手足口病。要有效預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最為重要。
通心粉們,你身邊有人感染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