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增27起、高燒近40°...新加坡一大波兒童感染手足口!春節或高峰

2025-01-19

又是一年一度的「手足口季」,最近萬事通身邊不少寶寶都中了手足口,有孩子更是半夜發燒39.7度......

衛生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周,新加坡日均27起手足口病例,是同期的一倍。與此同時,流感人數也增加了10%。

新加坡幼兒園多個寶寶中手足口

有孩子半夜發燒39.7度

早前,通心粉璇璇收到了好幾封幼兒園發來,提醒有孩子中了手足口的電郵。

前幾天她抱著寶寶喂奶的時候,發現孩子不怎么喝奶了,而且還一直用手抓喉嚨,體溫也有點發燙。

一量體溫,39.1度。用手電筒照喉嚨,發現了幾例「小紅痘痘」,璇璇知道,這應該就是中了手足口。

儘管給孩子喂了退燒藥,可半夜還是高燒到39.7度,璇璇只能把孩子抱起來進行物理降溫。

璇璇知道,手足口這個病沒什麼特效藥,只要挺過前2-3天,等到手足口的紅痘痘「發」出來,高燒自然就會退了。

果然,第二天晚上,寶寶的手腳上開始出現紅點點,體溫就降到了37.6度。雖然沒什麼大礙,但寶寶這2天幾乎沒怎麼吃東西,讓璇璇心疼得不行。

新加坡1月第一周日增27起手足口

幾乎是同期的一倍

醫生提醒:春節期間是手足口高發期

根據衛生部的數據,1月第一周新加坡日增27起手足口病例,幾乎是同期的一倍。

另外,1月第一周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例也每天超過2700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約9%。

位於榜鵝的一家兒童診所最近接診的手足口症患者增加了大約20%。診所王醫生表示,年底的聚餐、旅行和學校活動是病毒傳播的重要原因。他提到,手足口症患者除了常見的紅疹和口腔潰瘍外,還可能出現其他症狀。。

王醫生解釋說:「手足口症經常伴隨呼吸道症狀,比如流鼻涕、咳嗽和痰,也可能有腸胃問題,比如嘔吐和腹瀉。這些症狀有時候會讓人誤以為是其他病毒感染,但通過醫生檢查後,才能確認是手足口症。」

醫生提醒,春節期間是手足口病毒傳播的高峰期,並呼籲公眾保持警惕。

預防手足口要勤洗手

保持好個人衛生

那麼該如何預防手足口呢?

目前還沒有疫苗可有效預防手足口病。要有效預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最為重要。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和後;進食及處理食物前;接觸水皰後;及如廁後。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乾淨毛巾或抹手紙抹乾。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用膳時要使用公筷和公匙,不要與人共享同一食物或飲料。
  • 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 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如接吻、擁抱。
  • 當身體不適時,不應上班或上學及應向醫生求診。

通心粉們,你身邊有人感染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相关文章

  • 網傳視頻男子遭人毒打 警逮一對男女起武器和現金
  • 地鐵非禮女子逃7年 客工再入境落網監3周
  • 獅城女子稱於美國機場被扣留兩小時 還被官員問及銀行存款數額
  • 印尼富商翁俊民透露 蓋茨託人在獅城物色住所落腳
  • 宏茂橋發生車禍 三人送院包括兩孩童
  • 【GE2025】陳清木證實他將不再參與政治選舉
  • 淡濱尼組屋發生火患 40人被疏散
  • 全島派發香皂花 行動黨婦女團向媽媽們致敬
  • 假警員視訊監視三周 中國交換生險遭騙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