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讯)狮城神料业者发现,近年公众拜天公焚烧的天公座越买越小,比以往小一半,而且需求甚至上升了两成,而为适应市场,业者特意向大马生产商,要求制作市面上少见的“迷你”天公座。
大年初九拜天公,按照传统仪式在家中摆上天公座祭拜的人仍不少,而以往国人普遍购买高约一米,宽30至60公分的天公座,但新加坡神料业者发现,近年来尺寸更小的天公座越发受欢迎。
神料用品业者万家香贸易张惠胜受访时说,过去一年前来采买神料的顾客,普遍要求尺寸较小、能放入焚烧炉的天公座。
大多数居民拜拜时,都是用市镇会提供的焚烧炉。(齐鲁摄)
他也是新加坡神料同业商会总务。他说,从前人们普遍以油桶当焚烧炉使用,但随着时代改变加上如今邻里意识增强,纷使用市镇会提供的焚烧炉。
“由于炉口大小限制,再加上里面灰烬堆积,难以置入正常尺寸的天公座。”
《新明日报》报导,新加坡人对迷你天公座的需求持续增加约两成,以致于业者得向大马生产商提出要求,特别为新国市场制作高约五六十公分,宽约35至40公分的迷你天公座。
业者泉美(新加坡)老板梁威烈也说,以往更大型的天公座较受欢迎,稍小的则无人问津,如今不仅倒转过来,还得特别提供迷你版。
他指出,越小的天公座其实越难制作,成本也更高,即使尺寸缩小一半,成本可能仅减少两三成。
不过,业者为了维持竞争力,适应市场,纷表示不得不把售价减半卖。
对此神料同业商会会长杨昌华指出,过去十年内,新加坡天公座市场需求,其实整体下降,生意跌了七八成。
左边两个型号的天公座高度介于50至65公分,宽35至45公分,是特别为新加坡顾客生产且在疫情后进入市场,而最右边则是一般尺寸的天公座。
“之前都是整车卖,而现在进了货都会滞销。”
因此神料业者得顺应市场需求,努力创新适应,才能免于陷入夕阳产业的命运。
更多3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拜拜,业者推出“拜天公”配套,省去他们自选神料的麻烦。
杨昌华指出,其实现在有更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延续家庭传统拜天公,但是流程如今大有不同。
“鉴于拜天公一般是大年初八深夜11时才开始,走完整个祭祀流程可能要到凌晨两三时。他们第二天还需要上班,若购买配套可以让‘新手’省掉很多准备工作。”
张惠胜也说,年轻人对于祭拜不同神明需要的供品不太清楚,业者们因此推出“拜天公”和“拜观音”等搭配好的神料配套,便于他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