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糾紛或因潛在心理問題引發 專家建議調解員更當心

2025-01-20

本地大部分的鄰里糾紛個案同噪音有關。政府去年通過鄰里糾紛解決修正法案,強制居民優先通過調解來解決鄰里糾紛,不過專家建議調解員在處理一些鄰里糾紛時應該更加敏感,尤其是當這些滋擾鄰居的行為,可能是由潛在心理健康問題所引起。

淡濱尼中公民諮詢委員會副主席傅仁財擔任基層領袖已有超過十年。他表示由於每個人對噪音的容忍度不同,才引發誤會。

他說:」沒有可以解決所有鄰里糾紛的一種方案,我認為溝通非常重要。「

儘管如此,並不是所有糾紛都能通過調解來解決。國家發展部在過去三年,每個月平均收到2500起同噪音相關的投訴。

當局因此設立社區關係處,賦予執行員權力調查嚴重個案,包括在受影響單位設置噪音傳感器,來測量噪音。

此外,如果肇事者可能患有潛在心理健康問題,執行員可以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向他發出強制治療令。

心理健康診所副主席孫德曼表示:」社區關係執行員須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挑戰,具備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能用安全、富同理心及非對抗性方式同居民交談。「

社區關係處將從今年第二季開始在淡濱尼市鎮試行一年,當局之後再考慮如何將計劃擴大到全島。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榜鵝路轎車撞巴士釀命案,一名女乘客送院後不治身亡!
  • 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
  • 涉強制消費珠寶店結束營業 稱網傳貼文來自大馬同行抹黑
  • 新加坡又發錢啦!130萬家庭都能領
  • 40人用餐後現腸胃炎 餐館因食安疏漏被罰850元
  • 港口頭四月貨櫃吞吐量增6.1% 達1418萬個標箱
  • 亞洲首所設於動物園裡的學校 野外奇趣學堂今開幕
  • 榜鵝社區貓遭虐 顏金勇吁善待動物組屋將貼關愛貓兒海報
  • 傳統裱框生意交第二代轉型 父親:我是他們最堅實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