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安装在平板电脑中的“我很好”IM-OK”程序,让独居年长者每天一到两次在同样时间按下“我很好”的屏幕键,给指定亲友报平安。若相关年长者在一小时内没有反应,系统会自动发出简讯通知该亲友,以让亲友查询对方情况。两小时后再无反应,中心即会立刻收到通知,联系并确保年长者无碍。
同时,他们也在一些独居者家里安装智能感应器,如果没有感应到活动,就会发出警报让人上门查看。
协会执行董事黄秀琳受表示,这一切都是为了给长者一个有尊严的告别。
“我们需要让他们安心,确保他们不会以孤独且无尊严的方式离世。当然,也会有一些非常突然的死亡案例,但即便如此,我们的目标是在24小时内找到他们的遗体。”
该机构由150名成员组成的团队在2024年服务了1万3000名长者,并计划在2030年前将服务范围扩大至2万7000人。
触爱乐龄活动中心的负责人则说,尽管机构努力与长者互动,但有些人更愿意独处。
“有些长者有急需马上解决的重大问题,但他们却拒绝帮助,这种情况很具有挑战性。其中孤立无援的虚弱长者,例如他们患有失智症或认知障碍、健康或心理健康问题,是最难接触和帮助的。”
他表示,尽管如此,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仍会定期探访这些长者,劝说他们接受帮助。
独居老人去世后无人知晓的悲剧频现,提醒我们关注这一群体的紧迫性。
超老龄化社会中,关爱独居老人是政府与个人共同的责任。通过邻里互助、政策保障和社会关怀,才能为独居年长者提供温暖、有尊严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