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直以來將STE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視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支柱,致力於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的未來人才。
隨著科技迅速發展和全球勞動力市場的變化,STEM教育在新加坡的學校中得到了廣泛的推動,不僅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
新加坡政府的政策、學校的課程設計以及多樣化的教育項目共同推動了STEM教育的蓬勃發展,使其成為新加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STEM教育現狀
新加坡政府一直高度重視STEM教育,並將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部分。
STEM教育不僅關注學術知識的傳授,更強調通過實際應用和創新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在推動STEM教育的過程中,新加坡不僅注重理論教學,還強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的寶貴經驗。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加坡教育部採取了多項舉措。
例如,在小學階段引入了SPARKLE實驗包,通過這些工具包,學生能夠在科學課程中動手實踐,從而加深對科學概念的理解。
同時,全國範圍內的競賽,如新加坡科學與工程展和國家機器人競賽,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和發展STEM能力的平台。這些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技術能力,還鼓勵他們在課堂之外積極進行探索和創新。
中小學提供更合適的STEM教學
新加坡的136所中學中,有66所已設立了STEM應用學習計劃(STEM ALP),滿足了大部分學生對STEM學習的需求。
此外,新加坡還擁有一些特色STEM學校和提供STEM項目的綜合中學,為對STEM感興趣的學生提供了更加針對性的教育。2005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數學與科學高中成立,這所選拔性的STEM特色學校提供為期六年的課程(7至12年級)。
該校的達文西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在多學科研究、創新和創業方面的知識與技能。2010年,第二所STEM特色獨立學校——新加坡科技中學成立,提供中學四年制課程(7至10年級)。
除了這些STEM特色學校,一些綜合中學也在STEM教育方面表現突出。例如,華僑中學開設了學校科學家計劃,學生可以與駐校科學家一起進行獨立的研究項目;而萊佛士書院則成立了萊佛士科學研究所,由研究人員帶領學生進行水凈化技術、病毒生物學、海洋生態學和基因晶片技術等領域的研究。
STEM與STEAM的區別
STEM和STEAM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包含藝術元素。
STEM專注於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而STEAM則在此基礎上加入了藝術,強調創造力和設計思維在技術技能中的重要作用。在新加坡,教育機構或課程對STEM和STEAM的重視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儘管兩者都旨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STEAM更加注重創造力、審美體驗,並將藝術概念融入STEM學科中。
STEM課程單學科全程開設
新加坡STEM教育課程在K—12年級是拉通開設並以單一課程的形式出現的。
在新加坡的中小學,科學、數學、設計與技術及計算通常由不同的教師分開教授。這種形式的STEM課程學習在新加坡取得了成功。
目前的STEM課程學習,可能會繼續成為科學和數學教育的工作方式,因為學校的排課、教材資源如教科書,甚至教師的教育和派遣都是以學科為重點的。
雖然學科性的STEM課程學習在新加坡取得了成功,但政府正在進行努力探討將STEM課程以綜合方式引入學校的可能性。
STEM教育成果
新加坡的STEM教育成果顯著,體現在多個領域的優異表現:
01
國際賽事
2022年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新加坡代表隊憑藉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奪得金牌,延續了連續多年在這一賽事中的卓越表現。
02
學術研究
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等頂尖學府的師生在癌症研究、基因編輯等前沿領域實現了重要突破。
例如,南洋理工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基因編輯工具,該工具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效率,為癌症治療開闢了新的方向。
03
高科技產業和創新經濟方面
通過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促進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的協同創新,推動了創新經濟的持續增長。
例如,新加坡的生物科技產業已成為全球領先的行業之一,許多企業正是在新加坡STEM教育體系的培養下蓬勃發展。
STEM教育意義
01
培養學生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方面的熟練程度,對許多職業也至關重要。
02
課程主要涉及應對挑戰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增強了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分析信息和制定邏輯解決方案的能力。
03
為學生提供從事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職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這些領域正在經歷高速發展並提供有前景的就業機會。
總的來說,新加坡的STEM教育不僅是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技能,更是在為未來儲備創新人才。這種教育模式,同時吸引著很多家長關注。
AEIS考試,有動畫的講解,更有意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