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百分點的得票率殺傷力有多大? 讓畢丹星和黃循財告訴你

2025-01-23

反對黨領袖兼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1月11日在工人黨黨員論壇的發言,有一句話聽起來相當耳熟:

「新加坡政治發展到這個階段,當選反對黨議員全軍覆沒(wipeout)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

之所以覺得似曾相識,有兩個原因:

一,他在不久前發布的2025年新年獻詞才剛提到:「沒有任何當選反對黨議員的新加坡國會,是完全可以預見的情境」

二,時任人民行動黨副秘書長黃循財總理,在去年11月底行動黨幹部大會上以英語發言時說:反對黨在上一屆全國大選中警告選民,要提防反對黨被摧毀,但實際上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

黃循財當時談到反對黨發出可能被摧毀的警告時,同樣用了wipeout這個詞彙。

因此,這可說是畢丹星在半個月內第二次直接回應黃循財的發言。

時任人民行動黨副秘書長黃循財總理,在去年11月底行動黨幹部大會上表示,反對黨「將持續存在」。(海峽時報)

不過,黃循財也不是第一個提到「反對黨被全數殲滅」的人。

畢丹星在2019年的工人黨黨員論壇上就提過這個可能性:

「當選反對黨議員全軍覆沒,沒有任何一名工人黨議員當選,是個真實存在的風險。」

不同的是,他在當年這份演講和今年的新年獻詞中,都只提到國會可能連一名當選反對黨議員都沒有。

他在今年工人黨黨員論壇的發言,卻把「反對黨全軍覆沒」上升到另一個層次:

「這樣的事態發展會拖慢新加坡政治體系變得更平衡的進程。在我看來,這將對新加坡人之間的共識,乃至國家團結,造成顯著而負面的影響。

是不是有種「玩很大」的感覺?

但有趣的是,黃循財在行動黨幹部大會也採用了類似的敘事。

他當時說,只要選票稍有波動,很可能就會導致截然不同的大選結果:執政黨可能再失去三、四個集選區,意味著四、五名部長落馬,這幾乎等於四分之一的內閣成員。這將在全球變得更加不確定和動盪不安的當下,大幅削弱新加坡政府的能力。

工人黨團隊在2020年大選中,在阿裕尼集選區獲得59.95%選票。(海峽時報)

一人說,沒有反對黨議員當選的國會,可能分化新加坡;另一人說,多幾名反對黨議員,可能造成政府損折幾名內閣成員,削弱政府應對時局的能力。

兩位黨魁描述的兩種結局,其實都基於2020年大選結果。

紅螞蟻不知道黃循財口中的三、四個集選區確切指的是哪幾個選區,但行動黨上屆以低於60%得票率勝出的集選區剛巧就有四個:

西海岸(51.68%)、東海岸(53.39%)、馬林百列(57.74%)、蔡厝港(58.64%)。

工人黨方面,盛港團隊以52.12%得票率爆冷勝出,在阿裕尼集選區和後港單選區也獲得近60%或更多的選票。

作為工人黨和行動黨的秘書長,畢丹星和黃循財是否準確判斷了選前局勢,還是只想先放話讓選民思考該如何投票,日後自有分曉。

可以肯定的是,來屆選舉在工人黨和行動黨眼中都是一場「高風險」選舉,是否會成為反對黨或執政黨鞏固實力的契機,就看大家如何投下手中一票了。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榜鵝路轎車撞巴士釀命案,一名女乘客送院後不治身亡!
  • 細節公布!NUS中國留學生自導自演綁架案最新進展
  • 新航集團在2024/25財政年凈利和收入雙雙改寫新高
  • 獅城法拉利馬國失控撞車 全車燒成廢鐵車主幸逃命
  • 「人肉擋車」糾紛女司機上訴失敗 維持12個月禁駕令
  • 志願組織社區活動上提供自我採樣服務 讓女性自行完成子宮頸癌檢測
  • 膠帶封窗房裡燒炭 獅城男女命喪吉隆坡民宿
  • 我國在「2025年世界最幸福城市」排行榜名列第三
  • 180名中學生參加第四屆全國中學生燈謎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