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成立 大选正式进入倒数阶段

2025-01-23     静姝     5961

选举局。(图:TODAY/Nuria Ling)

选举局昨天(22日)宣布,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已成立,为必须最迟在今年11月举行的下届大选铺路。

什么是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

总理在每届大选之前会成立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检讨现有的选区范围,参考上次选区划分以来的选民人数变化,并就集选区和单选区的数目和范围提出建议。

选举局发文告说,委员会必须确保集选区的规模、单选区议员的比例,以及每一名议员负责的选民平均人数都和上一届大选大致相同。

下一届大选将是新加坡自独立以来的第14届大选,也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领导的第四代领导团队下的首个大选。

选民名册将在下个月开放供公众查阅。选举注册官必须在今年4月1日之前,完成修订选民名册。

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成立意味着什么?

在2006年、2011年、2015年和2020年的全国大选中,从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成立到举行大选,间隔了3至11个月。

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上一次成立是在2019年8月,选举于2020年7月举行,当时正值冠病疫情期间。

2015年的大选则在委员会成立的四个月后,也就是9月举行。

一文看懂: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成立 大选正式进入倒数阶段

接下来有哪些发展?

1. 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成立

2. 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发布报告

目前没有规定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必须在何时完成检讨以及发布报告,但根据过去的大选,委员会花了三周至近七个半月的时间才发布报告。

报告将列出全岛单选区和集选区的可竞选议席总数。

之后,各政党将决定他们将竞选哪一个选区,并发布竞选宣言和口号。

3. 解散国会

总统将根据总理的建议解散议会。大选必须在三个月内举行。

政府将继续保留决策权,直到选举结束,下一届政府宣誓就职。公共服务也照常运作。

4. 颁布选举令状

选举令状通常在国会解散后不久的同一天发出。

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发布报告后,并没有设定必须在何时颁布选举令状。

2001年,距离报告发布和选举令状颁布只花了一天的时间;2020年则间隔了三个月零十天。

5. 提名日

提名日必须在不早于令状发出后的五天内,也不迟于令状发出后的一个月内进行。参加竞选的政党必须在提名日当天中午之前,到提名中心提交文件,才能敲定候选人名单。

这一天也标志着竞选期的开始,通常为期九天。

6. 冷静日

于2011年大选推出的冷静日(cooling-off day),是为了让选民有时间在做出决定之前思考和考虑关键的课题。冷静日设在投票日前夕,参与竞选的各政党不允许在这一天进行任何竞选活动。

7. 投票日

选民可在早上8点到晚上8点之间前往投票。

2020年,冠病疫情防疫措施导致投票站大排长龙,投票时间延长了两个小时。

在投票结果正式出炉前,国人将可通过抽样计票结果得知哪一个政党最有可能赢得哪一个选区的议席。

一文看懂: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成立 大选正式进入倒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