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和外地媒體對它很好奇,經常旁敲側擊的打聽消息、探測業務走向。
GIC可說是新加坡政府的基金經理,管理國家一部分的資產,廣義來說是「主權財富基金」。它不可隨意透露資產信息,因為監護國庫有如守護國防機密,防範的是居心不良者偷襲破壞。
最近,美國《彭博社》訪問了GIC高層,談到機構的最新動向和對時局的看法,不乏有趣的信息,現跟蟻粉分享如下:
資產不斷增多,成全球第三大投資基金
過去20年,它賺取的常年名義回報為6.8%,不輸其他主權財富機構的表現。自2018年以來,GIC與淡馬錫控股及金融管理局,每年向國家上繳的投資回報十分可觀,已經成為政府最大的財政收入來源,數額超過各種稅收的總和。這能幫助政府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財政支出壓力,尤其是醫藥開支。
一位美國投資專家告訴「彭博社」,GIC很受國際財經界尊敬,各地企業如果有什麼好的投資點子,它們通常會先想到拉攏GIC。由此可見,它是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的模範。
增長慢下來,但對中國經濟仍有信心
李光耀先生多年前交代,不可忽視中國龐大的發展潛能,它的崛起不可逆轉。
為此,GIC除了繼續在美國和西方國家投資,也把中國視作一個重要的市場。目前,GIC在亞洲的政體投資占了資產的34%,但沒透露在華投資實際的百分比。
多年來,它在阿里巴巴和小米的投資取得豐厚的回報,但現在中美兩國關係惡化,中國政府又加緊對科技企業等領域的管控,影響了企業的表現和投資氣氛,使到GIC近來蒙受一些損失,但GIC仍然對中國的前景有信心。
GIC怎麼看待恆大集團和其他房產企業的財務困境?GIC執行長林昭傑認為:中國央行資金充足,中國也有足夠的調控機制,必定能夠確保局勢不會失控。
全球通貨膨脹的威脅
GIC員工 它遍布世界各地的員工共1800人,其中新加坡人和外地人各占一半。林昭傑說,GIC不難吸引新加坡人才,並且賦予他們一種使命感,但要吸引外地人才就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