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中餐革命:我們該如何反思與提升?

2025-01-23

01

新加坡餐飲市場現狀

新加坡的餐飲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競爭。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每月平均有326家餐飲企業開業,較去年增加了25家。

這一現象與中新互免簽證政策的實施密切相關,吸引了大量中餐進入新加坡市場。

然而,激烈的競爭也導致了不少餐飲企業的退出。

02

餐飲企業的挑戰

在新加坡,火鍋、麻辣燙和烤魚等中餐品類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火鍋更是占據了中餐市場的46%。

儘管如此,火鍋行業的盈利能力卻並不樂觀。

呷哺呷哺在新加坡的唯一門店已於2024年關閉,而海底撈在經歷了多次虧損後,才在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扭虧為盈。

分析指出,翻台率和客單價的提升是關鍵因素。

新加坡的高租金和人力成本也讓許多餐飲企業面臨生存壓力。

03

市場環境與租賃問題

新加坡的商業環境相對穩定,但租金高昂且難以租賃。

許多中國餐飲品牌傾向於選擇繁華地段開店,但新加坡的商場數量有限,導致新品牌只能等待現有店鋪的調整。

此外,商場通常與品牌簽訂長期租約,限制了新品牌的進入。

即便有火鍋店的商場,也不願意再接受其他火鍋品牌的入駐。

04

人力成本與消費能力

新加坡的最低工資標準逐年提高,食品服務業的人工成本也隨之上升。

同時,外籍員工配額政策限制了餐飲企業的用人靈活性,導致許多餐廳面臨員工短缺的問題。

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了餐飲企業的翻台率和利潤空間。

此外,消費者的實際消費能力因生活成本上升而下降,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競爭壓力。

05

品牌策略與市場反應

中國餐飲品牌在新加坡的表現各異。

霸王茶姬在經歷了短暫的退出後,以直營模式重新進入市場,開設了多家新店。

奈雪的茶則在經過多年的沉寂後,也選擇直營方式回歸。

儘管新加坡有著龐大的華人群體,但不同地區的菜系在建立品牌認知上仍需時間。

火鍋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許多品牌面臨著生存的考驗。


相关文章

  • 三個月大時被女傭灌硫酸奇蹟生還,新加坡男子一路讀到碩士,26歲病逝!
  • 風雨不改平均每天騎250公里跑單 送餐員月賺2萬 新山買別墅
  • 潛逃4年終落網!涉詐騙洗錢的中國男子入境新加坡被逮捕!
  • 【「情夫裸駕逃」案續審】 若兩人是朋友 為何同裸車內?
  • 警方提醒公眾警惕冒充加密貨幣平台詐騙 已接至少31起報案
  • 拒本地邀訪卻在海外深談我國政治 行動黨再批畢丹星馬國受訪「不尋常」
  • 三巴旺地深溫度逾120度 熱梯度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 國大慶祝建校120周年 維文:本地大學應引領科技發展
  • 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減縮運營規模 裁退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