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7月,新加坡選民冊上的合格選民有271萬5187人。(新明日報檔案照)
(新加坡訊)隨著來屆大選號角吹起,坊間掀起熱議出現5個焦點,受訪觀察家認為隨著來屆選民增12萬餘人,這意味單選和集選區或至少各增一個,當中榜鵝、登加、比達達利和義順組屋區的新發展,將讓選區劃分出現變化。
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昨日成立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要求委員會確保集選區的平均規模、單選區議員比例,以及每一名議員負責的選民平均人數,和上一屆大選大致相同。
過去兩屆大選,新加坡政府都是在委員會成立後的一兩個月對外公布。今年,新加坡選舉局在委員會成立的同一天,做出宣布。
根據新加坡選舉局網站資料,該國截至2024年7月21日,一共有271萬5187名合格選民,這比2020年選區範圍報告中的259萬4740人,多了12萬零447人。
陳慶文副教授指出,比達達利組屋區的出現讓波東巴西選民人數顯著增加。(新明日報檔案照)
焦點1:哪些選區出現變化?
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認為,隨著整體人口自上屆大選增加,料會出現一兩個新的單選區或甚至集選區,但同時或也會有原有的單選區消失。
他指出,過去幾年較多新組屋建成的市鎮料將出現更多選區劃分上的變化,當中包括榜鵝、登加、比達達利和義順。
根據去年報道的數據,波東巴西的選民人數從1萬8551人增加到3萬1236人,增長了68.38%,這主要歸因於比達達利居民的遷入。
「比達達利這個組屋區,讓波東巴西選民人數顯著增加,很可能讓這個單選區在來屆大選中出現洗牌局面,被併入其他選區內。」
陳慶文分析,來屆大選議席會超出目前的93席,委員會可能會建議增加2至4個席位。
新加坡行動黨前議員殷吉星也認為這些區域將會重新劃分,尤其是隨著更多居民遷入登加新鎮,導致豐加北單選區人數自2020大選出現激增,毗鄰的西海岸和裕廊集選區也將連帶發生變化。
獨立觀察家陳添金則認為,5人集選區數量可能會進一步減少,或者出現更多選區合併成為一個4人集選區,又或者一些選區劃分出部分區域形成單選區,預計單選區數量會增。
他舉例,東部的淡濱尼和巴西立是很大的區域,西部新鎮登加很可能與附近集選區合併或者形成獨立的單選區。
此外,陳慶文也點出或將出現變化的宏茂橋集選區。
「屬於該選區內的芬維爾(Fernvale)人口迅速增長,如果東部一帶沒有如預期中出現新的單選區或甚至集選區,則鄰近的選區如白沙——榜鵝集選區或會吸納部分宏茂橋原有的範圍。」
焦點2:何時大選?
陳添金認為,5月和9月是可能舉行大選的兩個「窗口」,這是因為委員會一般需要1至3個月來完成選區劃分的評估工作,且2月份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將宣布財政預算案,緊接著3月初國會各部門將進入財政預算案辯論,所以委員會很可能會在這之後才提交選區劃分報告給黃循財。因此,介於5月、6月學校假期前舉行大選的可能性較高。
儘管陳添金更傾向於相信黃循財會決定在5月間舉行大選,但他認為世事無絕對,假如5月沒有舉行大選,那麼國慶群眾大會之後的9月份很可能是另一個「窗口」。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社會研究室兼任首席研究員陳恩賜則表示,5月是他認為更有可能的時間點。
「我相信2025年財政預算案將是關鍵因素,對我來說,預算案就像是某種政黨宣言。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回歸白宮及其貿易政策也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
新加坡行動黨前議員張有福分析,隨著歐洲、中東持續的衝突以及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應儘早完成下屆大選,以便讓國家領導人專注於引領國家和經濟發展,並在這些不確定的時期保障人民的福祉。
陳添金補充,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就出台幾項「震撼彈」政策,為此他認為,大選宜早不宜遲,在國際局勢進一步複雜化之前,對執政黨更有利好因素。
焦點3:或出現6激戰區?
陳慶文認為,上屆大選中行動黨得票率介於50%到55%左右,以微弱優勢獲勝的選區,相信會戰火激烈。這包括西海岸、東海岸和馬林百列集選區。
至於單選區,他認為,若民主黨主席淡馬亞和行動黨議員連榮華再次於武吉班讓單選區交戰,相信競爭也會相當激烈。
此外,陳慶文指出,目前由工人黨坐鎮的阿裕尼和盛港集選區,相信也將迎來激戰。
焦點4:工人黨如何布陣 畢丹星判刑是否有影響?
反對黨領袖、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被指在盛港集選區前議員辣玉莎「撒謊門」事件涉嫌作偽證,判決預計下個月17日出爐。
陳添金認為,不論最終判決如何,選民會分成堅定追隨和不支持的兩派,但是否會左右選情還言之過早。
由於工人黨在過去數年流失幾位「重將」,陳添金認為,來屆大選工人黨或更注重於吸納有質量的候選人,積極鎮守目前的議席,而不會急於「開墾」其他選區。
不過,陳恩賜則認為,工人黨在鎮守3個選區的同時,會尋求機會角逐多一個集選區。
從大選戰略上來談,陳恩賜認為,工人黨將繼續重申國會有更多把反對黨聲音的必要性。畢丹星也將呼籲政黨團結,以及他將制定一個更有力的審查程序。
焦點5:陳清木是否再戰西海岸?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下屆大選,年過八旬的陳清木醫生是否還會代表前進黨出征西海岸集選區,一直為坊間對新加坡大選的關注點之一。
陳清木曾以行動黨議員的身份,在亞逸拉惹區服務26年,該區後來劃入西海岸集選區。在2020年的大選敗選後,他曾表態會再參加來屆大選。
陳添金認為,這位前國會議員在西海岸集選區雖然具備個人影響力,但前進黨不能將他作為唯一的「標誌」。
不過,陳恩賜則認為,陳清木很有可能會繼續披甲上陣,前進黨兩位非選區議員潘群勤和梁文輝過去在國會上提出的課題也獲得一些選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