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一口痰300元!阿叔往溝渠吐痰,結果接獲罰單,女兒將經歷放上網,呼籲公眾要懂法守法。
一名網民日前發了一則貼文到小紅書,指父親因吐痰被罰300元,藉此勸解大家務必遵守相關衛生條例。
貼文中,該網民強調在新加坡隨地吐痰,確實會被罰款,就算是初犯者上訴求情,環境局也會拒絕。同時,網民也勸導他人注意維護環境衛生,並附上了罰款收據。
《新明日報》記者輾轉聯繫上發帖的網民張小姐,她受訪時透露,事情發生在去年12月28日,被罰款的是自己57歲的父親。
往溝渠或排水溝吐痰屬犯法行為。(示意圖)
張小姐說,事發當晚,她們一行人剛吃完晚餐,經過卡迪地鐵站對面的草地時,父親往路旁的排水溝吐了一口痰。豈料,環境局的執法人員恰好就在附近,發現吐痰行為後,立即就開出了一張300元的罰單。
張小姐表示,父親原本以為往溝渠吐痰,並不會影響到路面,就不會被罰款,沒曾想過會觸法。「我們都很心痛罰款,一口痰被罰了300元。我們也反覆提醒他(父親)不要再這麼做。」
對此,環境局受詢時表示,事發當天在卡迪地鐵站附近展開常規的執法活動,對一個在公共場合吐痰的人開出了罰單。
小調查 往溝渠吐痰違法 100人有22人不知情 該報小調查,100人中有22人以為往溝渠吐痰並不是違法行為。
針對往溝渠吐痰是否違法一事,本報在社媒IG上進行了問卷調查,從早上10時到中午12時,有100人參與了投票調查,當中有22人以為不違法。
其實,在「環境公共衛生法令」第17節下,在公共場所或街道上吐痰跟擤鼻涕是犯法的,除非將其吐入垃圾桶或其他垃圾容器中。初犯者可被罰款高達2000元。
環境局:去年展開 逾2300起執法行動 環境局表示,過去一年來,當局對超過2300起吐痰事件展開執法。
國家環境局回複本報詢問時表示,根據相關衛生條例規定,在公共場合隨地吐痰違反環境公共衛生法令。發言人也強調,環境局將會對這類不衛生和缺乏社會責任心的違規者採取行動。
根據當局數據顯示,當局已對超過2300起吐痰事件展開執法。違法者首次被定罪時,可被罰款最高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