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家长们,一说到新加坡的小一直入,家长们往往还会想到与之相关的一个话题——义工。
在新加坡为什么要做义工?每个家长都必须要参与吗?择校和申请PR有优先权吗?要做多久义工?要去哪里报名?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新加坡家长义工的相关问题,解答家长们的疑惑。
小一报名:一场不公平的竞争?
小一报名,对于新加坡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PR)来说,他们享有更多的机会和优势,而非公民、非PR的国际学生家长们则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小一的报名规则似乎更倾向于本地学生。
在三个报名阶段中,国际学生家长们只能在第三阶段为孩子争取所剩无几的名额。
这使得国际学生在入学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保障国际学生能够有机会入读新加坡政府中小学,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
然而,普通国际学生仍然面临着诸多阻碍。
小一直入对年龄有严格要求,一旦错过机会,他们只能通过AEIS考试来争取入学,这无疑增加了入学的难度。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进入心仪的学校,可谓是“用尽浑身解数”。
例如,知名影星张柏芝就曾为了孩子入学而参与义工活动。
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只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机会。
然而,对于非公民、非PR的国际学生家长们来说,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才能让孩子在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
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让家长们为孩子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家长做义工:孩子入学的“加分项”?
家长们是否听说过,通过做义工可以让孩子在入学时获得优先报名资格?
在新加坡的小一申请中,确实存在这样的规定。
对于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孩子,如果家长在小一入学前满足一定的义工要求,孩子确实可以获得优先报名的机会。
具体来说,这个规定主要针对2B阶段报名资格的家长。
他们需要在小一入学前一年的7月1日之前成为小学家长志愿者,并在小一入学当年的6月30日之前为学校提供至少40小时的志愿服务。
除了学校义工,家长们还可以选择做社区义工,具体要求可以查看官网或直接联系专业顾问老师获取建议。
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心仪的名校,许多家长甚至会提前两三年的时间开始准备,努力完成义工要求。
做义工有利于申请PR?
关于家长做义工是否有助于孩子小一入学,社会上众说纷纭。
有些人坚信做义工可以增加孩子的入学成功率,而有些人则认为这根本不起作用。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在新加坡,申请成为公民或永久居民(PR)的审核标准一直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标准可循。
这意味着,我们只能依靠经验和案例来大致了解政府的评判方向。
如果有时间和能力,参与义工活动确实可以作为一个加分项。
但请注意,做义工只是申请时的加分项,它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薪资、工作或学历背景达不到标准,仅凭做义工来加分可能比较困难。
因此,我们建议在努力做义工的同时,还要全面提升自己的背景条件。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认为做义工对申请PR有帮助呢?
这是因为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申请者在新加坡的融入度。
通过做义工,可以提升自己的融入度,并为新加坡社会做出贡献。
当然,更重要的是,做义工可以帮助结交更多朋友,同时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让生活更加有意义。
选择义工组织的三大秘诀
在繁多的义工活动中,如何挑选最适合自己的组织呢?这需要考虑多个方面。
01 要明确自己想要帮助的对象。
比如,是否更倾向于帮助老人、儿童、低收入家庭、残障人士或动物等?
明确自己的目标将有助于做出更好的选择。
02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技能和兴趣来选择义工活动。
如果喜欢艺术,可以考虑报名教小朋友或老年人画画、做手工;
如果对图书馆感兴趣,可以报名整理书籍;
如果有摄影技能,不妨考虑帮忙拍摄活动照片和视频。
通过将兴趣和技能融入义工活动中,不仅可以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还能在过程中收获乐趣和成长。
03 了解各个义工组织的背景和宗旨。
有些是政府或社区组织的,有些是非盈利慈善机构组织的,还有一些是民间自发组织。
每一种组织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需要仔细比较和评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组织。
如何报名参加义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