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出來競選嗎?」
但政黨在各個選區的排陣向來都高度保密,因此對於這道「必答題」,一眾新人的答覆基本上可以歸類為三種。
我們從近期在媒體上露面的新人給予媒體的答覆來看看,這三大類型的「標準答案」是什麼:
「由總理決定」智慧財產權律師沈麗芬(39歲)1月26日穿了別有人民行動黨黨徽的白色馬球衫,同也是義順集選區議員的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在忠邦巴剎與熟食中心派發年柑給居民。
據媒體報道,她一年多前在尚穆根建議下,參與接見選民活動,隨後決定在尚穆根所負責的忠邦區當義工。
這得由擔任行動黨秘書長的黃循財總理決定。
在同一個場合出現的還有擔任社區義工超過15年的李蕙瑩(35歲),目前是義順南公民諮詢委員會成員,但她受詢時不願透露更多個人資料。
別說新人,把球拋給總理也是部長級人物常用的答案。
尚穆根和交通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徐芳達近期被媒體問及是否還會在各自選區擔任領軍部長時,不約而同地回答:
由黃循財總理決定。
看來,2021年這張黃循財「中箭」梗圖又有用武之地了:
「我只是來幫忙的義工」給出這類答案的潛在候選人往往都強調自己只是在「幫忙」,不是什麼重要人物。
一個例子是後港基層組織前顧問李宏壯。他最近頻繁在大巴窯社區活動亮相,徐芳達1月12日走訪大巴窯1巷第127座巴剎,向攤販和居民提前拜年時,也不忘介紹李宏壯。
當記者問他為什麼出席活動,以及目前是否主要在碧山—大巴窯基層走動,李宏壯只說:
「哪裡需要我幫忙,我就會去幫忙!」
李宏壯曾兩度代表人民行動黨在大選中競選後港區議席失利,2023年10月卸下行動黨後港支部主席職務,交棒給另一名黨員林偉良。
但他看來沒有沉寂太久,2024年8月就有人在鍾奇雄於臉書發表的基層活動照片中看見他,媒體也報道他在同一時期出現在鍾奇雄的接見選民活動。
當時,兩人回復詢問時都說,李宏壯是以義工身份出現在那次活動。
「義工」這個非常好用的詞彙,裕泉區基層組織第二顧問哈宓(Hamid Razak)醫生在2023年10月接受媒體訪問時也用過。
「我目前就是一名義工,站出來為社區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他當時也說自己並沒考慮日後是否參政,時隔一年余,就不知道他的想法是否改變了?
「隨緣啦!」相比於「甩鍋」給黨領導,或強調自己「只是」義工,第三個選擇就顯得有點佛系。
現任人民行動黨勿洛蓄水池—榜鵝支部主席、也曾在2015年和2020年競選阿裕尼集選區的賴添發,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照片中,身邊多數會出現另一張新臉孔——清潔公司主管洪子揚博士。
至於賴添發本人,他在回復《聯合早報》詢問時說:
「確保領導層更新是他們的基本責任,每個人會被調派到哪個區,到時自有安排。在那之前,我們會一如既往地盡全力為居民服務。」
隨著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於1月22日成立,相信會有更多來自各個政黨的新臉孔陸續登場。
到時,就看他們是不是也沿用以上這三招來應對「你會不會出來競選」這道題了。